對話與相遇


2314 期(2008 年 12 月 28 日)
◎ 與大師對話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個人寫作,因為他要創造一個世界,是他能夠生活於其中。』我想那亦是我寫作的原因。一個人能夠生活於其中的世界,我想,會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有真正的接觸,我們可以彼此完全坦誠,並因而互相幫助大家成為真正的自己。

  「我寫作,是因為我想跟讀者們分享,在沒有主動尋求或期望的情況下,我有幸成為那麼多來自不同年齡和境遇的男男女女推心置腹的知己,他們決定在他們的一生中首度開腔傾訴關於自己的實情,而不再不斷地估量自己該說或不該說些甚麼。

  「我聽過太多人在一次困難的表白後,以一副燦爛的笑容嘆氣地說,『最後終於能夠將所有都說出來是多麼如釋重負!』所有?當然一個人沒可能道盡所有。但有一些鬱積著沒有表達出來情感,堵塞著生命的流動。它不僅是關乎承認一些我們羞於啟齒的事情;往往還涉及傾訴獨特的個人經驗,我們在其中瞥見一些非常真實和寶貴的事情,一些賦予整個生命意義的深層信念。

  「......

  「我有機會去估量現代人的孤寂。真正的對話非常罕見—在談話中,每個人都唸著自己的對白;不同的意念彼此挨肩擦過而沒有交流。哲學家古斯多夫(Georges Gusdorf)在他那本《發現自己》中提到在大多數人的生命中,那些『恩典的時刻』屈指可數—就是那些決定一個人幾十年生命方向的瞬間。

  「古斯多夫指出,這些時刻往往涉及一個相遇。一段誠懇的對話、一齣電影、一個表演、一篇講章、沈醉於音樂的難忘時刻或大自然的沈思、一本書—這一切都是一次的相遇。我們時常要找出作者運用的意念背後的那個人。他的意念或許有趣或富爭論性,但我們往往是被一些不經意的言論所觸動。關鍵的正是那相遇。每當我遇到一些遠方國家不認識的讀者,這往往令我感到錯愕。他們談到一些我曾經寫過的東西,有時更只是一個我當時沒有特別為意,輕輕觸及的題外話,然而那已經足以在他們和我之間建立一個穩固的關係。

  「那就是之所以有這麼一本書的原因。或許讀者會找到一些幫助他生活的緒論,感受到我明白他心中的攪動。因為人們都在孤單地尋索事物的核心,尋索個人的接觸。」─ Paul Tournier, ‘Why I Write’, Preface to an anthology of selected passages published in German in 1980

  今期是這個專欄的最後一篇。

  最初構思這個專欄,原本只是想介紹杜尼耶的思想。他是我認識最能夠將信仰與人性深度結合的醫者和作者。我曾經想過系統地翻譯他的作品,藉以將他精闢的洞見與寬廣的胸襟介紹給中文的讀者,只是有興趣的出版社最後都因為找不著版權的門路而作罷。想在這裡分拆介紹他的作品,算是盡一點引薦名師的責任。可是,專欄最後拍板的時候,編輯又恐怕孤注一擲地介紹單一位作者可能有點冒險,最後終於決定擴大範圍,讓讀者有機會接觸多幾個不同的學者、「大師」。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或者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因為他們能夠透過訴說自己以及有關自己的時代,跨越時空文化地觸及所有人以及不同的時代。

  「與大師對話」—當然不是真的可以找他們出來活生生地對質。事實上在這裡介紹過的「大師」大部分都已作古。我選譯他們部分的言論,是因為作為人類大家庭的一份子,他們確實多少道出了一點生命的實況、說中我們心中的一點疑惑與隱衷。他們由衷的表白、觀察甚或控訴,喚醒了我們對生命既有答案的反思,引發我們就著所提出的問題或觀點,與他們對話—或是共鳴,或是不服,或是挑起我們新的思緒。

  正如杜尼耶所言,我們經常想找出一些精彩意念背後的那個人,因此我們去聽講座、參加簽名會,不外乎想一睹作者的風采,看看那些抽象意念背後那個血肉之軀。他們「的意念或許有趣或富爭論性,但我們往往是被一些不經意的言論所觸動......有時更只是一個沒有特別為意,輕輕觸及的題外話」。關鍵是在那意念背後一個真實的「相遇」,叫我們感到精神一振、如沐春風。

  在過去的四十二期中,大概不是每一期都會令你感到精神一振、如沐春風。但倘若有一些不經意的言論,甚或只是輕輕觸及的題外話,挑起了你對生命的思索、對真理的探究,那就是這個專欄的用意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