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馬鈴薯


2285 期(2008 年 6 月 8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多年前看過一本書,名叫《吃馬鈴薯的日子》,講的是作者留學美國的生活。那時候,一般都是窮留學生,吃馬鈴薯,因為吃不上飯,對那個時候的中國人來說,是很可憐的一回事。

  今天的留學生,不像三、四十年前那樣窮叮噹。今天的小孩,許多更以馬鈴薯為樂(當然只是炸薯條和薯片),以米飯為苦。世界是不同了。

  我愛米飯,也愛馬鈴薯,家中常常以馬鈴薯作菜,煮湯、燜煮、煎塊、清煮,就是不作歐美最常見的炸薯和焗薯。吃之而甘。

  二零零八年是國際馬鈴薯年,目的是要喚起大眾對這個世界第四大糧食的重視。馬鈴薯是世界頭號非谷類糧食,在全球廣泛種植,在比較貧瘠的地區,也可以種植馬鈴薯。馬鈴薯在中國又稱為山芋、土豆,是許多山區居民的主要作物。也許富裕者把它當作零食,其實它是窮人的食物,非常重要。

  當玉米、小麥、大米等主要糧食價格不斷上揚,馬鈴薯應有更重要的角色。它的品種繁多,易於栽種,確能夠提供更好的糧食保障。聯合國糧農組織諸公在倡議將二零零八年訂為國際馬鈴薯年時,糧食價格尚屬平穩低廉,但他們已預見糧食供應和價格的變動。我們作為消費者,到幾個月前才震驚於食品價格的上揚,這時來思考國際馬鈴薯年的意義,當有切身的體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教會觸覺】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