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 Einstein 異見


2280 期(2008 年 5 月 4 日)
◎ 與大師對話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人類靈性演化的青春期,人類的夢想按著人自己的形象創造了諸神明;這些神明被視為可以透過他們的意志去決定或者至少影響這個現象世界。人尋求透過魔法與祈禱等手段,去令到這些神明的意向有利於自己。現時宗教所教導有關神的概念,是舊有神明概念的昇華。舉例來說,其神人同形同性論(anthropomorphic)的特質,乃表現於人透過祈禱訴諸神明,祈求他們的盼望得以達成。

  「…

  「當然,當一個複合性的現象涉及太多不同因素的時候,科學的方法亦往往束手無策。我們只消想到天氣,有時就算只是幾日的預測亦不可能。即使是這樣,也沒有人會懷疑我們是面對著一個因果的關連,其組成的原因都是我們可以知曉的。在這個範疇發生的事情未能夠被準確預計,是因為在當中牽涉複雜的因素,而並非由於自然界欠缺任何秩序。

  「一個人愈是被一切事物有秩序的規律所感染浸透,他就愈是堅信這有秩序的規律再沒有空間容得下另一些不同性質的原因。對他來說,並不存在任何人為或神為的獨立原因,支配自然事物的發生。當然,在一個真實的意義上,一位有位格的上帝干預自然事物的教義,是難以用科學推翻的,因為這教義永遠可以躲藏在科學知識未能踏足的那些領域之內。

  「但我相信宗教代表們這類行為不單沒有價值,而且更是致命的。因為倘若一項教義無法自處於清晰的亮光之下而只能茍存於黑暗之中,就必然會對人們失去效用,對人類的進步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在努力地邁向他們倫理的善的同時,宗教的教師必須有道德的高度去放棄其有位格上帝的教義,也就是放棄那恐懼與盼望的源頭,那源頭在過往曾經賦予神職人員那麼巨大的權力。他們必須努力達致那些能以開發人性裡面的善良、真實和美麗的力量。這肯定是一件更艱難,但在價值上更為無可比擬的任務。」- Albert Einstein, “Scienc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pp.26~29

─ Dietrich Bonhoeffer, pp, 26~27, “Ethics”

  對於自覺擁有真理的人,異見幾乎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可是倘若異見者是個普朗克或者愛恩斯坦,就很難以一般好辯之徒將他們打發掉。畢竟貿然否定這些人業經證實的成就和對宇宙人生的洞見,並不令否定者變得更有智慧。

  相反地,這個級數類別的人,總容易成為不同界別組織的羅致對象。不要說是猶太教、天主教或者基督教,他們願意的話,就是回教、印度教甚至是道教,亦肯定歡迎他們的加入,就算在教義的要求上略作妥協大概也在所不計。例如,就那麼一句「我不能相信上帝跟這宇宙擲骰」(“London Observer”, April 5, 1964),往往就被演繹成言之鑿鑿的宗教認信。

  事實上愛恩斯坦對宗教的態度是相當明確的。一九二一年,他在紐約被一位猶太拉比問到是否相信上帝。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相信史賓諾沙的上帝,祂透過存在事物有規律的和諧揭示自己,而不是一位忙於處理人們命運和行動的上帝。」(“Einstein: The Life and Times”, p.413)

  他在1950年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表示:「我對於關乎上帝的立場是不可知論。」幾年之後,他在另一封信中再度表明:「倘若在我裡面有甚麼可以被視為宗教性的,那就是對我們的科學能以揭示的世界結構的無限讚嘆。」(“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 p.43)

  對於這樣一位備受尊崇而立場鮮明的異見者,基督徒除了避而不談,或者「死無對證」地肆意歪曲之外,是不是也可以有如實對話的空間?我的意思是,基督徒是否容得下誠實的不同意見?當然,被造物怎能跟創造者鬥嘴呢?「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伯三十八4)只是再不濟的異見,會不會也反照出主流的一些盲點?

  舉例來說,他對「有位格的上帝」的抗拒,與其說是本體論上的辯證,不如說是他看破擬人化地去理解上帝以利用祂去服務個人需要和願望的虛妄;在這方面,我們是不是確實有反省的空間?而他對「律法頒布者」作為道德基礎的否定,是他不能接受「懼怕受罰」作為道德生活的最後基石。這又是不是基督徒倫理的必要取向?

  愛恩斯坦對物理的現象世界的尊重提醒我們,上帝不單是我們「個人的主」,也是創造宇宙萬物以及背後的自然規律和法則的上帝?除了獨沽一味地強調個人的道德缺失,我們又是不是可以多一點從「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的大圖畫,去理解我們在世的意義和位置?

  異見不一定就正確。正如我在這裏曾經提過,就是人文跟科學已經可以是兩個很不同的範疇,涉及迥然不同的思考模式。可是異見者的存在,卻往往反映主流的一些真實問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