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藝術


2230 期(2007 年 5 月 20 日)
◎ 情理互動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可以讓我告訴你我認為一件藝術作品的兩種質素嗎?第一,它必須是難以形容的;而第二,它必須是無法模仿的。」─ Pierre-Auguste Renoir

  最近在互聯網看到一位經濟學教授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去諷刺一些資本主義社會「劫富濟貧」的經濟政策或許予人更公平的假象,說穿了卻是類近共產主義的幼稚想法,既不公平亦不能解決問題。「可是有些事情,」他說,「對於明白的人,根本無須多加解釋;但對於不明白的人,就是解釋了,也是不會明白。」

  進入實驗室的時候,大家的操作原則都是一樣,可得出的結論就是不一樣。同樣是知識分子,但一個是基督徒,另一個是無神主義者,而兩個都確實認定他們的信念經得起最嚴格的理性考驗。同樣是科學家和大學教授,一個相信宇宙背後有一個智慧的設計,另一個則相信一切皆出於偶然,而兩者當然都是經過理性的分析考量。他們可以進行辯論、對話,可是去到最根本,卻總是涉及一些邏輯論證無能為力的範疇。

  站在不同的立場角度,雖然所用的語言表面上好像都是一樣,卻往往因著彼此不同的前提預設,而無法達致實質的溝通。譬如說,你怎向一個月入三千多元的清潔工人解釋金管局總裁確實值得他所獲得的年薪?

  因此,我們在社會上看到不同的政黨,而雖然他們也不能說是不講道理的人,可他們就是無法理解對方的觀點、想法。在宗教上,我們經常有不同宗教的對話;可是對話過後,甚至就在對話當中,彼此在骨子裡卻總想將對方「贏取」過來,好叫對方一旦明白過來,就痛改前非,看見自己昔日的愚昧。

  就算是基督宗教本身,我們暫且不去談論羅馬天主教跟基督新教之間的分歧;就在新教信仰,我們也有改革宗、路德宗、循道宗、聖公會、浸信會、基要派的、福音派的、「小群」的、「靈恩」的。 而我們都確信自己所屬的宗派最忠於聖經、信仰上最純正,簡直就與當年的使徒一脈相承。

  因此雖然我相信自己也算是個講道理的人,卻不相信理性的辯論能夠解決任何生命中重要的問題。就像約伯跟他的朋友辯論苦難的問題,最後還得上帝「在旋風中」向約伯揭示生命測不透的奧祕,才能使他至終「在爐灰中懊悔」。

  我寧可看生命是一件藝術品,一方面既難以形容又無法複製,就如聖經所說:「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只是當一個人真正跟它相遇的時候,就如「深淵與深淵響應」,不能不被它所感染、折服。就像我們聽貝多芬、莫札特,讀老莊、杜思妥也夫斯基,雖是不同時代文化,卻彷彿響應著彼此共有的存在根源。

  倘若我因此被視為神祕主義者,那我亦實在不能否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每週新書】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