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的經驗基礎


2218 期(2007 年 2 月 25 日)
◎ 輔導小百科 ◎ 區祥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輔導的過程中,除了聆聽之外,發問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技巧之一。輔導術語稱為探究(probing)。

  探究是透過提問,邀請受助者更加充充地探討問題。因為受助者在情緒帶動下,有時候在談及他們的問題時,可能會過於含糊。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更具體說明自己的問題的處境,以致澄清糢糊之處,尋找一些失落的材料,擴闊受助者的視野。

  但我們也不可以不斷地發問,像連珠發炮,令受助者有像被人盤問的感覺。所以提問與同理心要交錯運用,以致受助者不會太不自然,也明白我們是在了解他的心情和處境下,進行探究的發問。

  事實上,發問是一門藝術,懂發問的人,只要提問一兩條問題,受助者就能自發回應。其中一個祕訣是多問一些開放式問題,封蔽式的問題只會引來一些簡短如「有、無」的答覆。開放式的問題卻帶來受助者的反思和自我探索。例如:「你遇到問題時,有沒有向太太傾訴?」是封蔽式的問題。「你遇到問題時有甚麼反應?你曾試過甚麼方法去解決?結果如何?」這是將幾條開放式問題連在一起,使受助者有不少發揮的空間去回答。

  我認為發問適切的問題,是與我們人生的經歷相關的。經歷過親人去世,我們幫一些度過哀傷的人時,就曉得問一些與哀傷之痛以及哀傷過程有關的問題。

  所以,成熟和人生閱歷較深的人是更懂得發問,因為那些問題是有個人體驗作基礎,知道某些面對問題時的盲點所在。

  比方說,要輔導夫婦相處的問題,一位單身、未經歷過夫妻間微妙的互動的助人者,他是較難透徹的掌握發甚麼問題,來帶動夫婦對問題進深探究。

  經一事長一智,我們不可輕看自己的經歷,這些都是我們助人的重大資源。在發探究性問題時,更顯得重要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