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購物狂


2197 期(2006 年 10 月 1 日)
◎ 文林 ◎ 黃杜少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最近我留意到一則電視廣告,相信會特別引起女士們的注意。在熒光幕上,一位漂亮的女孩子盡情地選購衣服、皮鞋,實在羨煞旁人。鏡頭一轉,她那穿著時款皮鞋的腳踝,卻被一條鐵鍊鎖著。而鐵鍊的另一端,則是一大捆雜亂無章的衣服、鞋襪,有如拾荒者拖著的「寶物」。那個圓型物體,加上長長的鐵鍊,看上去就如用來拘禁囚犯的腳鐐。

  眼前的圖像令我想到,不少人像廣告中人一樣,喜歡瘋狂地購物,不斷地擁有,他們被物慾牽制,不能自拔。我偶爾經過花園街、「女人街」等地方,發覺一星期七天,每天從早到晚,都被遊人擠得水泄不通。雖然室外溫度超過攝氏三十度,但對遊人購物的興致絲毫無損,經過一輪搜購之後,女士們都帶著大包小包「衝出重圍」。能夠以廉宜的價錢購得心頭好,她們都興奮雀躍,彷如狩獵者捕獲獵物一樣。至於在那些全日冷氣開放的購物商場,所陳列的商品更是色彩繽紛、琳瑯滿目;為要吸引顧客,更常常巧立名目,以季尾大減價、搬遷大減價、裝修大減價,節日大減價等等作招徠,希望博得顧客大灑金錢。

  對於上述廣告,我一方面欣賞製作者能夠運用這樣「傳神」的手法來刻劃一個購物狂;另一方面,我卻非常不贊同他所傳達的訊息,就是鼓吹毫無節制的消費文化,令人覺得胡亂簽卡購物只屬等閒;誤導人以為假如胡亂簽賬而債臺高築,則只需找一間財務公司,這樣,所欠債項便會自動一筆勾消。這種行徑實在非常不負責任,更鼓勵人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事實上,香港有不少人因為胡亂花費,導致入不敷支,到頭來負債纍纍,甚至破產。

  這兩年來,香港的經濟逐漸復蘇,除了受惠於內地放寬「自由行」政策,和中港兩地努力建構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外,也有賴市民對本港經濟恢復信心,願意消費。從經濟角度來說,社會要繁榮安定,市場便必須有正常的供應和需求,而市民也必須有賺錢和消費的能力。我無意批評那些促進社會繁榮的商業活動,而且,傳道書的作者也對此予以肯定:「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傳三13)。只是,作為神的管家,我們凡事都應該有節制,無論是購物、是逍閑,都應該學習量入為出。

  另一方面,要生命過得有意義,我們便要訂立人生的優先次序。華里克在他的《標竿人生》說:「想擁有成為他們人生的唯一目標,他們相信擁有愈多就愈快樂,其實擁有物質只能提供短暫的快樂,但真正的安全感只存在於永遠無法從你奪去的事上,那就是你與神的關係。」聖經說:「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這也許可以引伸到:「你所追求的是甚麼,反映出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保羅也勸勉信徒,要把更多的心思、意念放在上面的事上,因為我們的生命已經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西三2-3)。我經常聽到好些姊妹慨嘆家裡的衣櫃、鞋櫃不夠用,我甚願聽到她們說擺放屬靈書籍的書櫃太小。同樣,多數人用在福音事工上的金錢,遠遠不及購物所花費的多。

  要做一個真正的自由人,便要明白甚麼是有永恆價值的事,而且懂得作出適當的選擇。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