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辦學當堅守的準則


2195 期(2006 年 9 月 17 日)
◎ 教會之聲 ◎ 植柏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教會辦學是基於百多年前政府還沒有辦學之時,教會本著傳教和服務社會的心去辦學。後來有了官立學校,政府又因自己未能全力承擔教育的大任,而以資助形式借助教會去發展教育,由教會資助的學校更成為本港教育的主流。

  教會和政府在教育的發展上本是親密的夥伴關係,大家合作愉快,更為其他地區所模仿,「九七」年香港回歸後,教育進行改革,教統會發表了「終身學習,自強不息」的諮詢文件,並總結出四大目標,就是:「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這本是一樁美事,但是,教育改革是掀動整個社會利益,必須得到社會大部分人認同才易達致成功。

  由於特區政府急於求成,教育改革進行一浪接一浪,前線參與不足,教師尊嚴深受打擊;語文政策混亂等的錯誤。

  反觀教會辦學的角色,教會辦學自有本身的教育理念,教育絕不能只求經濟效益,更不可以經濟觀念為主導,商品化的教育最要不得,竟有商家妄言商界是教育的用家,應為商界提供人才資源,這未免扭曲了教育的本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絕不能接受。我認為教會辦學必然有堅守不變的準則,去確立教育理念,引導學生。

  一、全生命的改變—教會辦學必要堅守耶穌基督是學生學習的典範,以聖經為教育基礎,上帝是人的盼望與方向。上帝創造人是以祂的形象,凡人都是神聖的,凡學生都可教,都可改造。教育是去善導學生的生命,學校給予學生愛心、照顧與教導,不要求學生人人成材,總抱「諄諄善誘」、「有教無類」的態度。

  二、融匯中西文化—試看領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大多曾出國留學,陳獨秀、魯迅曾留學日本;胡適留學美國;蔡元培去了德國,令他們有世界視野,他們對當時政局感到失望,認為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後來他們發現中國文化有其獨特的地方,明白任何一個民族都有獨特的地方,新一代應將中西文化予以同等地位,融匯並造出一個新文化。

  三、創造未來理想—教育必須有其社會功能,明白未來社會的脈搏,為下一代作好裝備,迎接未來,我們希望明天怎樣,便應給與下一代怎樣的教育,我們不要學生以學習為苦,應以學習為樂,學生樂於學習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才能趕上世界科技發展與知識更新的速度,突破舊有的課程,使學生有新的世界文化觀,去面對世界的挑戰。

  四、有創新的精神—學生將要面對現實世界,先要建立自己一套人生目標,生活理想,我們先要訓練學生具有野心,沒野心便難領先,野心可說是一種健康的動力,野心也算是鞭策人向前的原動力。我們說的野心是一種敢於創新的思維能力。魯迅曾說:「路是人行出來的。」學生將要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必須要有敢向前,敢改變,敢創新的精神。

  今天是教育主日,中國文化傳統是「尊師重道」,老師一向受尊重,所謂:「天、地、君、親、師」。教育是百年事業,我們對學生要有兩個信念,第一,每個學生都是有用的。第二,每個學生都會教得好的。這兩個信念絕不能動搖。讓每位教育工作者自知任重道遠,讓我們向他們致敬,求主給他們有智慧,有愛心,有恆心,能忍耐,默默去教育下一代成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每週新書】

【神學探索】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

【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