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一下又何妨


2172 期(2006 年 4 月 9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現今青少年離不開打機、上網及看電視等個人化活動,群體生活較少,長遠影響人際關係。一項調查顯示,八成受訪青少年曾感孤獨,其中兩成三更表示經常有此感覺。有醫生表示,極度孤獨的人會做出怪異及傷害性行為,建議多參與團體活動,減低孤獨感。」

  《蘋果日報》22.3.2006

  八成受訪青少年說曾感到孤獨,醫生及社工大驚小怪,有擔心青少年做出怪異行為,有警告說會構成對社會的壓力,浪費社會資源,他們不約而同的結論是呼籲有關當局多撥資源,鼓勵青少年多參與團體活動,藉以改善他們的人際關係和自我形象。

  「孤獨」是否一個社會問題?從個人角度來說,它又是否一種心理問題以至病態性的行為?這可見仁見智。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說過,無聊是偉大的開始,孤獨是智慧的開端。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則說,未嚐過獨處滋味的人不知道友誼和深交為何物。世上偉大的人物,多經歷過寂寞和孤獨,事實上只有獨處的時候,人才悟出許多道理,不論是哲學的、科學的,以至藝術文學的。青少年未嚐過孤獨,就好像孩子未出過痲疹水痘,始終潛伏著危機。

  香港社會生活節奏急速緊張,父母爭先恐後的把孩子送到這裡那裡去學習甚麼甚麼,結果把孩子課餘的時間表排得密麻麻,甚至放暑假寒假,也是節目多多,日韓星馬泰足跡遍佈。孩子即或上教堂,潮流興的也是大鑼大鼓的敬拜讚美,會眾扯破喉嚨大聲歌唱直至唇焦舌燥。在香港長大的小孩,耳濡目染這種目迷五色的生活方式,才更加值得警惕。

  但人內心始終有一個空間,非物欲生活所能填滿。八成青少年說他們曾感到孤獨,這其實是好事,意味他們的心未完全死掉。事實上惟有透過孤獨和寂寞,人的心才可以安靜和沈澱下來,除了面對自己,更「被迫」面對整個世界。就在獨處的時刻,人學會了思考、想像和創造。從宗教信仰的角度,只有獨處讓人得以親近上帝。

  孤獨開啟智慧,無聊啟動創意。八成受訪青少年說他們曾感到孤獨,我們只需慈祥的對他們說:不要懼怕,也毋須擔心,好好利用單獨的時間去思想、觀照和反省,海闊天空,你一定有所得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

【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