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及香港小學學生輔導專業人員協會進行了「小學生情緒指數調查」,在二十間小學抽樣訪問了一千二百多名小學生,他們都是就讀於小四及小六。據調查發現,最令小學生生活不愉快的是學業的壓力。
看了調查真令人感到奇怪而詑異,多年前香港教育最為人垢病的是填鴨式,近年推行愉快教育,教育統籌局大力宣傳「求學不是求分數」,希望學生能快快樂樂的去學習,「教學新思維」也推動很多新的教學方法,但調查結果卻不是這一回事,大部分學生均不會因家庭經濟貧困而不開心,有近八成學生卻會因功課及考試而不開心。使他們心情不愉快的首十件事情,均圍繞在校內發生,其中第一位為學業成績欠佳;第二為測驗考試;第三是為功課多;第四為與同學吵架;第五為被老師責罵;第六為沒有時間玩耍。至於家境貧困已排於第十三位了。
受訪小學生中不少人曾因功課壓力以致睡眠不足,而至失眼、心煩,苦惱等,因為他們大部分時間花於上課;參加多項課活動及課餘補習等。近年教統局推行教育改革,既要學校推動許多課外活動,又不斷強迫學校接受校內及校外評估等工作,均令老師及學生疲於奔命,壓力極大。
一般家長既希望子女成績優異,自必訓勉有加,當子女考試期近,家中一切活動停頓,甚而天天陪伴溫習,甚至有家長常伴兒女做功課而「捱夜」;也有家長把自己期望投進子女身上;也有家長將自己的兒女與別人比較,這種種都加添了兒女的無形壓力。
負責調查機構的代表都建議學校應盡量把校內試及校外評估課程合併;以減輕學生面對的學業壓力,並建議家長不要過分著重子女的考試分數,更不要有過分的期望。
但誰人不想兒女進入名校?誰人不要求兒女成績優異?這都不是在考試要有高分數才可獲得嗎?尤其近年教統局的「殺校」政策,如果學生成績不好,學生考不進名中學,那有學生來投考呢?學生不足便要面臨「殺校」,飯碗便不保,學校又怎會不向學生加重學業壓力呢?耶穌希望孩子活得快快樂樂能愉快成長,但學校無奈,家長無奈,教統局如何去解決?真的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