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做記者的年代,編輯部有個術語叫「反應堆」。從每年例行的財政預算、施政報告、議會選舉,到政府各署的改革措施、政黨之間的政治爭拗,以至震憾性的社會個案,我們一班同事都習慣條件反射第一時間找來「對口單位」做反應,然後將一段段的「各界反應」貼併而成一卷長長的稿紙交給編輯發落,那卷長長的稿紙就是我們的「反應堆」。
今天的數碼編輯部當然不會再出現那壯觀「長稿」,但反應堆依然發揮功能運作暢順,釋出事實與偏見,也析出觀點與角度給公眾去解讀新聞。至於這反應堆會變了傳聲筒,抑或成為社會的暮鼓晨鐘,記者本身對問題的認識深度固然重要,被訪者的個人素養和對事物的洞察能力亦很關鍵。
可惜我發覺今日教會依然對社會眾多議題保持緘默,除了一些同性戀、賭博那些原則性的立場肯站出來表態之外,對殘缺不堪的現實人生卻甚少在公共空間帶出基督的關懷視野。
當市民食雞怕禽流感、食豬肉怕珠鏈球菌、食牛怕瘋牛症、食魚怕孔雀石綠、食菜又怕過多的農葯,我們有無可能讓市民看看上帝的創造原是好的?賢仔事件中,在「人神共憤」與廉價關懷的背後,我們有無帶頭深刻反省新一代的倫理價值觀何以失落到那種地步?對家庭暴力和離婚數字的上升、對貧富懸殊的差距、對領綜援年輕化的趨勢,我們有無提出洞見去透析問題核心?然後讓沒錢沒時間沒心情返教會的窮人有福音可聞?
老人輪米的哀歌揭示了老人生活的空白,迪士尼樂園將陰澳改成欣澳,要刻意經營一個抽離現實的空間讓人享受刻意經營的快樂。當信息決定公眾的關心內容,我在反應堆中卻鮮見我們基督徒所擁抱的永恆真理。
符碧珊(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特稿】
【雲彩見證】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