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文筆.福音
《剖析《氣質,是最好的名牌》


2113 期(2005 年 2 月 20 日)
◎ 文林 ◎ 鄧建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作為今年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文藝組其中一位評審,對於施以諾在《氣質,是最好的名牌》(台灣:基督教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二零零四年七月印刷)中,在修養的獨特看法和文筆的匠心獨運,筆者衷心讚賞。但是,這本著作沒有真正觸及福音的真義,筆者作為一位基督徒作家,理應表達自己的看法。因此,本文以修養、文筆和福音作為三個向度,來剖析這本著作,對作者及其他基督徒作家,甚至一般讀者,相信是不錯的評論方向。

  第一向度與第二個向度,可以結合來看。在廿一世紀的今天,用文字來討論品格和修養,固然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和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施以諾眼光獨到,不以看得見的名牌為身分地位的象徵,卻以看不見的氣質為喻,道出看不見的品格和修養,才是更耐看的「品牌」。此外,有兩個重點也應該看重:容易掌握要點以及具有啟發性。在數百字內做到以上兩個重點已經不容易,如果在篇幅上做到跌宕有致,時有警語,甚至能一矢中的,讓人感到事理俱在,心被喚醒,跟樂意實行,就非有不錯的文筆不可。大致而言,作者在第一個向度和第二個向度上,表現出很高的水準,只是在文筆以及全書的鋪排與主題互應上,有少少瑕疵。

  在福音的評論方向上,作者的表現較為遜色。大致說來,中國傳統思想或現今的華人社會,都不容易接受基督教的福音。作為一位基督徒作家,在文章中談及福音而讀者沒有產生抗拒之感,這是很不容易的。從這個評論方向來剖析這本著作,雖有多處地方引用《聖經》的經文,可惜未能真正觸及福音的真義。筆者認為這是美中不足,值得其他基督徒作家借鑑和思考,以期寫出更出色的文學作品。

  品格的培養和修養的提高本是兩個大課題,縱然設定了以小故事說出大道理的方式來寫作,仍是不容易的。首先,作者擁有敏銳的筆觸與廣闊的胸懷,從聽來或讀過的小故事,或是跟別人交談過的一句話,甚至對市井小民的觀察,都能轉化成篇篇蘊含大道理的勵志小品。一個人在某一方面需要下決心,培養一種品格或是提高某一方面的修養,先決條件是使到讀者,既清晰又容易地掌握其中的要點。然後,讓讀者感到那樣做這樣行,是對他的人生有所啟發,他才會把已掌握的要點,付諸實行。施以諾能夠卓越地把兩者結合起來,叫許多看過此書的讀者,點頭稱是,繼而消化在個人的言行中。

  在文筆上,這本書不單清暢可讀,曉有意思,還在於整體的佈局,匠心獨運。許多時候讀者看一本書,不會因其短小的篇幅就會看它,還需要從第一眼就被題目吸引。書中有不少題目,讓讀者看一看就產生興趣,例如〈有仇不報,必有後福〉、〈去做失敗者不喜歡做的事〉、〈別讓壞情緒在你家過夜〉、〈吵一個有品質的架〉以及〈交託,情緒的避震器〉。此外,在文章中作者運用許多不同的修辭技巧,令讀者繼續看下去。在〈挫折免疫學〉一文,開始的第一句:「有一個人,他的生平充滿了曲折與精彩」,跟一句一行的羅列「美國史上評價最高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從一八零九年至一八六零年的種種人生經歷。然後說「這個人是誰?」這種以簡單事情作羅列,使人印象深刻,效果不錯。

  文章的開始和結束也需講究,才會效果突出和善於收結。首先,單刀直入,表達文章的主旨也無不可。例如〈悲觀,把芝麻變巨石〉一開始就是這一句:「為甚麼我較推崇『樂觀』的生活態度呢?我們先看看它的反義詞—『悲觀』所可能帶給人們的負面影響。」題目是「反」,開始之時卻用「正」來帶出主旨,是「正」「反」結合之舉,效果突出。文章末處,有「活出良善的品牌」、「活出積極的品牌」等特意標示的精警句子。在〈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最後的一段是這樣總結全文:「人生如爬山,千萬記得,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修養、學業、工作.......能夠有所提升,有所進步,就必須多點流汗,多出點力。」肯多流點汗,肯多出點力又如何?作者引盧梭一句簡單的話,「耐心雖苦,成果卻甜」;仍然肯定付出的重要,但是補充了結果是甜美的,這是善於收結的一個例子,使正文的題旨完滿。

  需要補充兩點,作者在文筆以及全書的鋪排與主題互應上,有少少瑕疵。說起來也只是作者在文句上希望做到清晰和明確,但是文筆簡潔仍是寫文章最基本的要求。〈許一個「卡農人生」〉最後一段:「你常抱怨生活一成不變,不斷重覆嗎?多去聽聽《卡農交響曲》、《耶穌是現代人的希望》的旋律吧!你將受到激勵:只要有心,即便是『不斷重覆』的生活事件,我們還是可以將之演奏得令人聽得如痴如醉。」其中的「我們還是可以將之演奏得令人聽得如痴如醉」這部分,用上「雙得」的表達,無論在讀起來和結構上都頗為累贅;只要將文句改成這樣:「我們還可以譜出如痴如醉的樂韻」,便通順得多。至於全書的鋪排與主題互應的瑕疵,也許是篇幅的關係,而且是一篇一篇地寫出來,因此未能更緊扣和深入,表現出更佳的效果。

  縱觀全書,無論在正文內或是「活出良善的品牌」等特意標示的精警句子,的確引用不少《聖經》的經文,但是頂多可以說含有一些《聖經》的真理,因為全書沒有真正觸及福音的真義。不可諱言,這些經文都有正面的作用,而且往往加強文章的主題表達和正面意識;更可貴的,是從這些經文所呈現的信仰角度,他表達得十分自然,毫無造作。可是,從來沒有一句觸及福音的真義。最直接也較近一些福音的內容,只能在〈「痛甜」過活〉一文中看到如下的文字:「.......十六歲時她成為一個基督徒,更讓她從信仰中對生命的本質和意義有了新的認識與體悟,終於走過了那段陰霾的歲月。」固然,施以諾寫這些文章,不一定需要涉及福音的真義,然而一個整全的人生改變,只能從福音而來。套用這本書名的表達形式,「接受福音,是最重的改變」;書中一切行事為人的態度,相對這個最重要的改變,只能說是外在,未及內心。正如我們的主所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6)我認為縱然有了書中的一切品格和修養,卻沒有接受這個寶貴的救恩,也是「賠上自己的生命」!

  施以諾處理個人的品格和修養,並沒有真正觸及福音的真義,這實在美中不足,而且值得其他基督徒作家借鑑和思考。我們應該如何表達這個信仰的中心?我們應該回顧過去並且向內反省。基督教的福音,從早期傳入中國後即與中國文化產生極大的張力。筆者同意邢福增所言,「我們與其企圖在理念層面建構一套系統,自詡可以根本解決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張力,倒不如承認兩者間的『不可共量性』。我們的工作,是在張力與衝突,知己知彼,不以福音為恥,說明基督教的立場,及其對中國人的意義與價值」;這個意義與價值就是「不僅是宣判人的犯罪(非人),更是讓人勇於面對『人性』的挑戰,在失敗經歷上帝赦罪的恩典,賦予我們勇氣及力量。」的確正如孔漢思(Hans Kung)所言,「作基督徒的意思,就是成為真正的人(to be human)。」(註:引自邢福增:〈恩典與善行:基督教救贖論與中國文化的衝突〉,《建道學刊》第十九期(二零零三年一月),頁五十七。二零零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基督徒作家在自己的寫作上如何深入借鑑和思考以上的話,應該從內心深處反省。縱然我們的作品比這本書更受歡迎,但是仍沒有觸及福音的真義,我們的作品,還是如同施以諾這本著作一樣,美中不足,甚至可能起不到真正的作用!雖然作者和其他基督徒作家未必認同以上的看法,甚至一般讀者也不以為然,但是筆者仍需要表達出來,讓大家有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