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窮人同行,勝於為窮人請命


2109 期(2005 年 1 月 23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貧窮問題自古已有。耶穌曾說:「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約十二8)當然我們不能對窮人的困境視若無睹。劫貧濟富和貧無立錐之地乃文明社會所不容。但如果我們正視人性的現實,「扶貧」固然義不容辭,「滅貧」就正如道路提倡「零意外」、家庭提倡「零暴力」般恐怕只是遙遠的理想。

跨代貧窮問題

  特區政府剛發表自回歸以後第八份施政報告。特首董建華在報告書內花了不少篇幅談到「扶貧」的問題,又宣布成立由財政司長唐英年出任主席的扶貧委員會。報告書指出,政府特別要解決跨代貧窮的問題,為此政府將按兒童成長期推出「一條龍」扶貧政策,由貧窮家庭有初生嬰兒開始到孩子長大至廿四歲讀大學,分三個階段提供輔導和課外活動或託管等支援服務,確保無人會「因為貧窮而失學」。

正視基層子女的需要

  所謂「跨代貧窮」,是指現時社會中為數不少的失業或半失業人士的下一代子女,他們因家庭環境拮据,較難攀登社會流動的階梯,掙脫貧窮的桎梏。這些家庭包括現時領取綜援的二十多萬個家庭,或是因低學歷低技能而失業的二十多萬工人的家庭,總數介乎二、三十萬之間,影響的兒童人數約四、五十萬人。

  如何有效地幫助這批兒童「脫貧」,並不是想當然的容易。部分立法會議員和社福界人士,傾向把問題的社會性因素誇大,然後將一切責任推卸給政府。例如何喜華回應報告書時說:「你叫小朋友上網,但回家沒有衣服穿,營養不足,仍然解決不到需要,解決不到根源。」

  煽情的口號容易喊,但實際的情況是現時的綜援制度已提供了基本溫飽的「安全網」。現時一個領綜援的二人家庭,平均每月領取5982元,三人家庭7831元,四人家庭9178元。可以說,現時香港已甚少孩子因貧窮而「沒有衣服穿,營養不足」。但為甚麼他們仍面對「跨代貧窮」的威脅,乏力攀爬社會流動的階梯,何喜華所說的真正「需要」和問題「根源」又在哪裡?

失去鬥志和關愛

  報告書為了「政治正確」,只提出甚麼跨部門合作的「一條龍」支援,卻漠視了近二十年香港基層市民生活哲學和思想形態的改變,就是許多低收入人士漸次失去了對生活的承擔和對兒女的愛護管教。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窮人比現時更多,他們住在擠逼的環境,孩子沒有書桌只能夠在蘋果箱上做功課,但父母愛惜他們,常以身作則示範他們如何堅毅不屈,立志好好做人。可惜現時不少成年人只懂得怨天尤人,拿綜援的錢買香煙、賭馬賭波,買六合彩、到深圳消費,而置兒女於不顧。小孩子耳渲目染,久而久之也習染了這種「認精學懶」的頹風,只慣流連冷氣商場、打機、群黨,失去向上的鬥心。

  真正幫助下一代孩子「脫貧」,除了接受教育的機會,更加不可或缺就是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讓他們有提升自身的志向和動力。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支援」,恐怕只增多了社會服務機構和社工的數目,但其效益值得懷疑。當然如果有社區性的志願團體願意提供義工服務(如功課輔導、託管等),而教會又有直指人心的信息可傳,就更加值得鼓勵。

結語

  最近有一位因忍受不了牙患苦楚而想輕生的中年綜援漢,得到一位居港外籍人士的金錢援助,牙醫也受到感動而最後免費給他治療。這件感人的事告訴我們,與窮人同行,走到他們中間,以愛心化作激勵,才可以改變社會。慷他人之慨,自己卻一毛不拔,別人得不到造就,社會依然沒有進步。香港現時已有太多跨部門委員會了,缺乏的其實只是跨階層的愛心行動。

   吳思源(從心會社創辦人及會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