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教會弟兄姊妹來說,賭波問題已是明日黃花,沒有討論價值,但賭波所引起的問題真的已過去了嗎?我們的社關哲學就是成王敗寇的哲學嗎?
若果大家真的曾經關注賭波合法化會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賭波,會引起更多病態賭博的問題,會令本港的賭風進一步蔓延,那麼大家當日的預言基本上已不幸而言中。根據監察賭風聯盟在賭波合法化兩個月後所做的調查,在五千多位受訪的未成年學生中,有百分之四參與賭波,當中近八成是去年八月賭波合法化之後才開始參與的,不少老師都表示學生之間的賭波問題日趨嚴重!另一方面,由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推測,賭波合法化頭半年,馬會收到的投注額已近三百五十億,相信全年可能會有近八百億,加上賽馬和六合彩的投注,全數幾近二千億,若本港有四百萬成年人參與由馬會主持的賭博活動,平均每人每年投注額約為五萬元,這還算是小賭怡情嗎?此外,還有外圍賭博、社交賭博等等,怎能不令人擔憂賭風將會愈來愈熾熱呢?
由賭波引起的問題將陸續浮現,對馬會鼓吹賭風大家不應坐視不理;若大家沈默,只會令馬會更為囂張。另一方面,現時亦是關心和服事賭徒的大好時機,因為尋求協助的人一定會不斷增加,而信仰對一些泥足深陷的賭徒來說,卻會帶來莫大的改變動力。眾教會和弟兄姊妹應看到,關心賭波所帶來的問題,現在只是開始,絕對不是結束。
蔡志森(明光社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