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愛國


2067 期(2004 年 4 月 4 日)
◎ 才德女子 ◎ 黃慧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京港一陣熱烘烘的談愛國,出面指點怎樣算愛國的自然都是有頭有面的男人,有幸被指指點點的對象中則包括女人。這裡面似乎有一個與性別攸關的邏輯,很值得思考。

  愛國有沒有性別之分?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說沒有。愛就是愛,國就是國,哪來甚麼男女性別的問題?當代研究民族主義論述的學者之中一個有趣的話題卻是,「國」在象徵意義上是一個女人,而聲言愛國者基本上是一個男人。話怎麼說呢?試以愛戀做個比喻。當戀人為他深愛的女人情詞懇切、信誓旦旦的時候,女人是沒有發言權的;因為她得到的已經是最大的幸福。當國家被「提升」為一個人愛戀的對象時,男人可以爭相競逐為她宣誓忠誠,女人卻陷入一個三難的局面:要不是默默地投入被愛的角色,就需要與另一個女人(國家)談戀愛,再不就是出賣自己(國家),成為一個淫亂的女人。當然,這段戀愛最核心的問題是,定義愛情如何「超凡入聖」、「刻骨銘心」的是男人。當代的學者更以殖民主義為例,指出如何定義女人的衣裝、品格、家庭及社會的角色,成為了殖民者與愛國者的競逐場所。換句話說,女人的「落後」或她們的「舉止得宜」,成為國之榮辱所繫。

  希伯來聖經中被記念的女人大致都跟她們的「愛國」有關。創世記中的他瑪、約書亞記中的喇合、其他書卷中的底波拉、路得、以斯帖等,對她們身處的族群都有著起死回生的作用。她們之所以在希伯來聖經中佔一席位,與她們所扮演的「歷史角色」可說不無關係。不過,這個重要性的賦予者是編修聖經的男人,從這個意義上講,故事中的女性是男性夢想的完成;大局在前,她們都沒有為自己說話的餘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