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北美洲神學家簡介(二):當奴‧博殊


2064 期(2004 年 3 月 14 日)
◎ 神學縱橫 ◎ 郭鴻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當奴‧博殊(Donald G.Bloesch)是一位當代福音派學者,他的神學特色兼具大公性(Catholic)、改革宗(Reformed)及福音派(Evangelical)成分,堪稱普世的福音派(Ecumenical Evangelical)。博殊在一九二八年生於美國印第安納洲,父親乃德語福音教會牧師,因此信義宗的敬虔主義深深影響著他的思想。博殊入讀神學前修讀哲學及社會學,就讀神學期間閱讀祈克果(Kierkegaard)、卜仁爾(Emil Brunner)、巴特(Karl Barth)、田立克(Paul Tillich)、布特曼(Rudolf Bultmann)等著作。他在芝加哥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以賴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護教方法為題。他在牛津大學進修博士後研究,接觸聖公宗及天主教的修道精神。一九五二年起,他在艾奧雅(Iowa)州的杜布貴大學神學院(University of Dubuque Theological Seminary)任教。他開始參與普世教會學對話。一九六三及六四年他到瑞士巴塞爾(Basel)大學跟隨巴特研究及到德國杜平根(Tubingen)大學跟隨孔漢斯(HansKung)研究。他的著作大多關於命靈更新。他的神學思想歷程由敬虔主義、存在主義、新正統派、福音派及普世大公性,可說別具特色。一九九三年起,他退休後全副精神撰寫其七本系統神學著作。

  博殊並不同意士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從宗教經驗出發建構神學的方法,亦不接受田立克(Paul Tillich)偏重神學在文化上的適切性。他傾向巴特(Karl Barth)對上帝道成人身在耶穌基督事件啟示己的立場。他對聖道客觀性的重視,並不表示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他反對單純從理性角度思考神學,同時他亦反對單純主觀地從存在主義、或神契主義的角度建構神學,他期望神學需要具備主觀及客觀的平衡。

  博殊的神學以基督及十字架為中心,著重生命的更新轉化,將敬虔主義與正統歷史的更正教結合。他一方面拒絕自由神學將神學削足就履遷就世界思潮,另一方面,他並不覺得保守基要主義那種命題化釋經方法足以回應時代的挑戰。博殊在辯證神學與基要主義之間取得一種出路。他引用宗教改革者對聖道(Word)及聖靈(Spirit)並重的觀點,指出聖經在聖靈內在印證底下成為神的說話。他並不同意單循知性一命題(Cognitive Propositional)詮釋聖經及上帝的啟示。同時亦不願單單採取敘事(Narrative)詮釋進路,以求避免相對化的傾向。在靈修神學方面,他提醒千萬不要將祈禱崇拜縮減為自我實現的心理治療。他歡迎心理學對靈修學的影響,但卻更重其神學建構。

  在救恩論方面,他一方面欣賞巴特著重對救恩客觀的解釋富有聖經及歷史根據,另一方面他認為需要加強個人信仰決定的部分以作平衡。博殊在成聖論方面深受羅馬天主教、改革宗、福音派的影響,從救恩秩序觀念底下結合稱義與成聖。同時,他肯定普世教會神學對話,注重福音派的主流更正教會、羅馬天主教及東正教之間的對話。

  筆者欣賞博殊的神學能夠秉承大公教會信仰傳統、立根宗教改革神學、發揚福音派精神。他的神學具備對話的特質,在成聖論方面更顯出其兼收並蓄的特點。他是少數完成個人系統神學體系寫作的當代系統神學家,他的神學思想絕不是片面零碎,亦不像德語界環環緊扣而思想緊密複雜的系統化思考;他採取溫和而中庸的路線發展其神學,值得華人同道細讀其著作。筆者發現博殊的福音派神學含有歐洲系統神學特色。因此,在探討福音派神學的時候,加強研讀歐洲神學思想,亦會產生神學上的新突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