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十一世紀,創意成了大賣點。如何培養創意,成為教育界的當務之急。
有人說,創意是天生的,藝術家、作家、設計師等從事創作的人才會有創意,其他人學不來的。這話說對了一半,從事創作的人,相對於普通人當然更富創意,但,只要培養得宜,任何人都應該有創意,因為創意本來潛藏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有機會流露,有些人卻終其一生埋沒而已。
怎樣把孩子潛藏的創意開發,是每位老師和家長首要深思的問題。
我以為,閱讀是開發創意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因為講創意必先有豐富的經驗累積,然後將之融合,繼而生出新意念。對於孩子來說,有甚麼途徑能加速經驗累積?答案就是閱讀,在博覽群書之後,吸收了古今中外作者的創意精華,那經驗何等寶貴?
何況,閱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讀者一邊讀,一邊運用想像力去設想作者要表達的情境,還要詮釋作者隱藏作品中的深意,讀者因為年紀和個人背景,對作者所寫便有不同理解和領受,有時,讀者想的比作者寫的還要深還要廣。
而且,許多書本就是為開發創意而寫。譬如,孩子最愛讀的手工美勞書,像摺紙藝術等,孩子在模仿製作之餘,隨時可自創新產品;又如烹飪書,只要父母放手,容許孩子照著書本在廚房烹調,他們亦隨時可以自創新菜式。至於談繪畫、談音樂的書籍,更直接給孩子帶來創作靈感。
關鍵在博覽群書,師長有責任引導孩子在閱讀上切切不能偏食。只有開放的心靈,無限的好奇,多元的興趣,才會對不同類的書都讀得津津有味,才能廣泛吸收新知,才有足夠經驗去撞擊出火花,生出無限創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