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嚇~在幻想與現實之間


1945 期(2001 年 12 月 2 日)
◎ 一台戲 ◎ 陳廣慧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很久沒有看鬼怪片,以為最近上映的由尼高潔曼主演的〈不速之嚇〉(The Others)的內容也不過如此,就是製造一些變態的人、鬼或其他生物來嚇唬人,除了讓人虛驚一場外,別無特別之處。出乎意料之外,驚慄片〈不速之嚇〉雖為恐怖,裡面卻沒有一個場景是真正嚇人的。全片籠罩著濃厚的懸疑和驚恐的氛圍,看罷不得不佩服編劇導演對觀眾心理的高度掌握能力。

  為了使觀眾不設防,產生心理反應的預期效果,導演獨具匠心地將主角女鬼格麗斯刻畫成一本正經的人物,只是有點緊張和神經質,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太過嚴厲和古板而已。可笑亦可悲的是,她本身就是鬼,卻堅決否認鬼的存在,亦教導兩個孩子不要相信世上真的有鬼這回事。看起來似乎很荒謬,但真實世界不經常有這樣的事發生麼?像發動恐佈襲擊的賓拉丁以及塔利班政府,指摘西方國家要為戰事負責,堅決否認本身的犯罪特質。

  就如其他涉及鬼的電影,〈不速之嚇〉的導演將鬼的存在浪漫化,賦於它們人一樣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片中的鬼繼續過著生前的生活方式,因為它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人,從此可以自由地過著屬於「鬼」的日子。情節固然是虛構,但這令我聯想起我們的信仰生活。哥林多後書五章十七節的經文這樣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當我們受洗成為基督徒,那就表示我們進入了出死入生的狀態,擁有了永恆的新生命。可是,我們會不會像影片中的女主角格麗斯,已經「死」過了還懵然不知,仍舊過著和從前一樣的生活?

  此片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導演故意從鬼的角度去看人間世界,結果變成鬼被人騷擾,而不是人被鬼騷擾,嚇著了。女主角以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竭盡方法找出事實真相,卻不知自己其實才是恐怖的製造者。現實人生中,我們不也會常常陷入此境而不自知嗎?尤其是當我們與人合作、相處的時候,稍有差池不順就會把責任推在別人身上,而沒想自己的過失。聖經告訴我們要「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不然,我們也會像格麗斯那般,不知道是自己的存在/出現把「人」嚇著了。

  電影經常反映現實人生,鬼片也不例外。主角女鬼格麗斯信奉天主教,一言一行都恪守宗教規條,出於對孩子的愛,灌輸一套思想給他們,作風嚴厲,雖看似虔誠,但總讓人感到不對勁,因為缺乏「人」情味,觀眾不難察覺到導演背後的諷刺意味。熟讀經文,但實行的時候沒有商討的餘地,對自己也從不懷疑,結果就會像格麗斯一樣,其實不是個真實的「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