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 一次探訪難民中心之旅


3019 期(2022 年 7 月 3 日)
◎ 生命教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痛心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因對外在環境而產生個人情感極度傷心的狀態。甚麼事會令人痛心?今日,我探訪了羅馬尼亞三間專為烏克蘭人而設的難民中心,與他們的相遇令我痛心了,心情沈重、無法入睡。

  這三間難民中心是由羅馬尼亞信義會運作。他們本是教會的退修中心,但因着烏克蘭戰爭,他們都改為給烏克蘭難民專用。每個中心可容納最多60人,現時每間中心入住人數約20人。有烏克蘭難民住1-2星期就轉到其他國家去、有住了1個月就返回烏克蘭、也有住了3個月。中心沒有給他們時限,他們可決定自己的去留。住在中心的主要是婦女和孩子,因為烏克蘭只批准年長男性和有三個孩子的男性離開烏克蘭。一位烏克蘭女子分享說,「我住在靠近俄羅斯邊界,每日都有轟炸聲。我抱着七個月大的孩子離開烏克蘭,但我的丈夫仍留在烏克蘭照顧傷患者。我只是一位年輕媽媽,我希望我的丈夫平安,可以早日團聚。」之後,她向我出示她的住所已完全被炸毀的圖片。另一位母親說,「我們的生命就像一件行李箱。隨時被拖走,沒有多餘物件。」這樣描述生命是令人感到痛心。離開烏克蘭的他們,每日都聯絡在烏克蘭的伴侶和親友,祈禱着他們要安全。但誰人可保證呢!查實,選擇離開烏克蘭與否已令人充滿掙扎和內疚。因語言限制,我們不能暢所欲言,但在我眼前的他們已令我紅了眼。誰發動戰爭?誰攻擊他們的家園?誰不願意停火?

  跟一個九歲女孩子談話,「你有朋友嗎?」她指着這狗,說,「牠是我唯一朋友。」一個本來應該上學的孩子,現在沒有上學了、同學也沒有了、學校也不見了。誰人要為此負上責任?

  痛心,因為行不公義者橫行霸道;痛心,因為無辜者被傷透了;痛心,因為這些傷害是無法補償;痛心,因為每日都在驚恐和內疚中;痛心,因為拯救日子太遠了。生命教育關乎對痛心的感受,並嘗試轉化痛心,成為爭取社會公義和提供援助的力量。痛心令我們感到無力感和無助感,但同時,也是一份生命力,即與患難者休戚與共的同在。烏克蘭難民說,「我們在羅馬尼亞人身上經驗了他們的大愛。」羅馬尼亞人說,「我們沒有很仔細計畫要做甚麼。出於愛心,我們想到可以為烏克蘭人做的,就做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聯會消息】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