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2910 期(2020 年 5 月 31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當我教授拍攝課,談到攝影構圖時,除了「三分定律」,還有一個重要定律,也是一句名句就是“Less is more”(「少就是多」或有人會譯作「簡潔就是美」),單從字面看,一句自相矛盾的說話,「少」為何會「多」?但其實正好從「矛盾的對比」中了解箇中含意。

  為何「少就是多?」,個人認為最重要是作品要主題鮮明﹐雖然可能是單一,令觀者能簡易掌握作者所言之物之餘,更讓他們有更多思想空間由自己去詮釋。正如我們處理視覺藝術時,經常會考慮到如何凸顯主體,其中一種技巧是「留白」,就是主體以外的空間或背景,盡量希望做到簡單甚至空白,如攝影時會利用特長焦距的鏡頭拍攝主體,背景會模糊不清,令主體更鮮明,另外,主體所佔的整個畫面的比例可能很少,例如畫面看到只有一個渺小的人在遼闊的荒漠中前行,究竟他是滿有自信的向着自己的目標進發,抑或是一隻迷路的小羔羊,就留待觀者自己詮釋,而色彩方面也盡量少,形成鮮明和突出的效果。多與少、大跟小永遠都是相對的,在對比之下,才可顯出最重要的主體部分。

  “Less is more”此名句是多來自二次大戰後,德國一位現代主義建築師密斯.凡德羅,他以一種極為簡約而清晰的建築形式影響了二十世紀的建築物形態,他以流暢而開放的空間取代了繁複的架構層次,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元素,忠於物質本身的特性,簡潔的線條感下盛載着豐富的細節,更帶來了厚厚的質感。他運用鋼骨與玻璃來界定室內空間,他稱這些建築設計為「皮與骨」。他的主張與風格深深影響了日後的建築界和藝術界,甚至形成了所謂「極簡主義」(Minimalism)的理念。

  多年來審閱過不少學生的功課及不同影片比賽的作品,大部分成績優異作品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主題鮮明,並具深度,而成績較遜色的作品大多都是主題不明顯,東拉西扯,每個議題都可能蜻蜓點水式的輕輕帶過,令無論文章也好、影片也好都會失焦,很快便會在多個議題中迷失。經常會提醒同學在創作的過程中,要不斷撫心自問:「我要說甚麼?」,找緊單一個主題深入的探討,內容會更有深度和厚度,也是「少就是多」的實踐。

  相信「簡潔就是美」理念,一樣絕對可以體現在我們平日的生活之中。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我們這一家】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