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衝動」


2887 期(2019 年 12 月 22 日)
◎ 畫出深情 ◎ 黃葉仲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許多人都把「衝動」和失控放在一起,因為往往兩者一先一後地出現。本來開始是不去約束,後來卻希望約束也做不來了。

  這些由衝動而來的失控狀況在許多成癮的行為中經常都可以見到,只是,一直沿用行為矯正治療法都以一種從上而下的方法,希望以理智、說服、勸戒及鼓勵去處理,使到受困的人可以改變過來。不過根據近二十年來醫學界對腦神經研究的發現,讓我們明白失控不是頭腦的決定。當衝動成為了一種習慣之後,一個人的腦神經已經發展出一環迴路線,而失控是自動反應的機制,是跳越過意識及理智的層面的,以致傳統由上而下式的管理方式並未能奏效。

  原來放鬆及放慢是可以解除這些既定的反應的。近年來一直受關注的內觀、默想都是一些從放鬆、放慢的做法,開始改變一些失控及受操控的神經環迴路線。在放鬆及放慢的時候,受困的人不受生死存亡的威脅,他可以有大一點的空間去看清楚自己的實際環境,然後再作回應。這種改變是由下而上的改變,由感覺轉換到理智的路會更貼近人的反應,也比較容易產生。

  近年來世界經歷了好幾次嚴重的大災難,心理治療也起了許多的改變,因為創傷,引發人類自然的求生反應,面對生命威脅的反應會完全不聽命於理智,只會很快追隨感覺而行動起來,所以這由下而上,由感覺開始,出來的效果會更貼近人的實際狀况,放慢了,反而治療成效來得更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