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遺「漁」力?


2853 期(2019 年 4 月 28 日)
◎ 平視人生 ◎ 李灝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中學作文,往往搞不清「魚」和「漁」的分別,除了因為疏於執筆用字,想來還可歸咎於欠缺一份生活體驗。身為城市人,幾乎人人都吃過魚,但有多少曾近距離接觸一位漁民?

  跟「魚」和「漁」二字一樣,城市人和魚塘也有三點水的距離。近日,我參加了一個本地魚塘生態團,走訪元朗大生圍,試圖打破這個隔閡。

  先說一個冷知識,看看能否引起你的興趣。原來,早期的本地魚塘並非旨在養魚,後來養魚亦非供人食用!舊時的魚塘扮演兩大功能:一是維護風水;二是方便救火,萬一村裏火災,村民可隨即取水撲救。然而積水容易構成蚊患,塘裏放些魚便可大大免除煩惱。 

  今天的魚塘依然閃爍着智慧。其中一種稱作「混養」,即在同一個魚塘養殖不同的魚。混養模式充分利用不同水層:最上層有鯇魚,牠們愛吃塘邊的草,吃飽後排出的便便,可滋養塘裏的浮游生物,倒過來又成為了慣在中層暢泳的烏頭和大頭(即大魚)的大餐。至於底層的鯪魚酷愛鑽洞,牠們安分地留在塘底,無意擴張自己的領海範圍。不同的魚偏好不同水層,本地漁民順其天然,悟出一套生態友善的養魚方法。不說不知,跟我們常喝的涼茶一樣,「混養」已被列入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可惜,這筆遺產難以承傳下去。從魚塘面積看,本地魚塘由七十年代的二千公頃,到二十世紀初已銳減一半。從產量而言,九十年代初魚獲年均六千噸,至近年僅錄得二千五百噸許。再從生計上看,九十年代一斤烏頭賣廿三元,卅載後的今天,價格不過溢了十元許。 

  本地的漁民大多雙鬢斑白,他們不約而同面對一種張力。一方面,漁民不想祖傳下來的魚塘敗在自己手裏;另一方面,當漁民的卻不欲下一代子承父業,一來嫌漁民的社會地位低,二來又深曉收入不太穩定。 

  乾脆讓這個夕陽行業步入自己的黑夜?別忘記,本地淡水魚塘操作模式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更何況,魚塘無言無語,這夜到那夜卻傳出知識。(下篇再談)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