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香港教會前景研討會
 擴闊使命以信仰回應世界


2853 期(2019 年 4 月 2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建道神學院一百二十週年院慶,特於四月十二至十三日舉辦「塑造香港教會前景學術研討會」,兩天會議共設有九個組別,由二十七位講者分享專題,講題包括「探討宗派前景與發展」、「教會發展停滯不前」、「青年斷層」等,從多角度探討和想像教會前景。

  在探討宗派前景與發展專題中,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監督張振華牧師指出,在回歸以前,香港社會的政治和民生情況相對地溫和,直至雨傘運動對宗派教會帶來衝擊。他認為,「目前最大的影響是在地方教會和堂會的信徒意向,過去只重視舉辦事工聚會如佈道會、團契相交等事工均被視為不足夠、離地,未能對應香港未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民生發展的趨勢。」

  張監督認為宗派教會未來需要面對教會管理的津貼學校、社會服務等工作,需繼續維持效能和問責,以保有這些福音禾場;堂會必須加強教導按宗派神學立場的社會參與和倫理,將教會在社會中的參與定位為教會事工之一;並教導堂會信徒有關宗派對人權、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概念的神學內容,讓信徒保存和傳揚自己的神學立場並在社會倡議。

  教會發展停滯不前 正視處境回應需要

  在探討「教會發展停滯不前」的課題,建道神學院教牧及專業進修學院青少年事工教牧文憑課程主任葉松茂博士認為,青少年流失是教會發展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教會除了重新思考崇拜及牧養模式外,更可透過門訓小組,與他們建立關係和加強委身。第二個原因是植堂及擴堂事工困難,他建議以「一堂多點」的模式持續成長,亦可選擇到未有教會座落的社區中植堂。第三個原因是教會欠缺「留人」的牧養工夫,惟他坦言教會聚會流動性大,無可避免出現人數流失,因此必須努力佈道吸納新人,同時思考留下舊人的方式,兩者缺一不可。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助理教授黃國維博士說:「談到教會發展,很多時只想起堂會聚會人數上升,但聖經裏的上帝不是一個『鬥人多』的神,所以教會發展不能單以數目(人數)來衡量。」他強調,「教會發展」的定義應包含信徒靈命進深、帶來社會改變、堂會聚會人數增加三個向度,因此「教會發展」不單是人數或堂會增加的策略,背後更涉及終末論、基督論、聖靈論等神學反省。

  他指,加拿大恩道華人神學院(Ambrose University and Seminary)院長史密夫(Gordon Smith)形容現今世界哀慟,人們因世界的不義感到無望,也不懂得如何面對社會的多元與撕裂,期望在信仰中找到答案。因此,黃博士認為教會要正視處境,不能只宣講「無痛」的福音或膚淺信息,並要進入苦難,回應人深處的需要;第二要締造復和,接納背景與自己有差異的人,鼓勵意見不同者真誠溝通;最後是強調福音整全性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羣和家庭,牧者要進入信徒生活環境,聆聽其掙扎,幫助他們以信仰回應世界。「因此,教會發展不是以聚會人數來量度,而是看信徒在社會發揮多少影響力;靈命也不是以返教會次數來量度,而是看身處環境中發揮多少基督的香氣。」他表示,當信仰能幫助信徒面對複雜處境時,他們或許不會輕易離開教會,作好見證更能吸引人走到上帝前。

  基督教會活石堂(九龍堂)堂主任王少勇牧師認為,教會發展除了人數增長外,還需關注信徒靈命素質,如生命深度、對主的忠誠、對肢體的接納包容等。他指,有質素的教會應以關懷社會為己任,影響政府政策令其更符合聖經原則,因此必須針對時代處境關心社會。他強調,香港教會除了尋求量的增長外,更重要是在質的發展上勇往直前,首先是化整為零,教會不應盲目追求量性增長,同時教會應提醒信徒認清天國價值觀,不要被世俗鼓吹的價值觀影響。「我相信教會惟有在時代中辨清使命及身分,才能真正忠於上帝,分別為聖,保持在公共空間的見證能力。」

  回應青年斷層問題 創新組織更新堂會

  有關香港教會青年斷層問題,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郭偉聯博士以抗戰時期、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三次青年復興運動的歷史進行探討。他指出,在抗戰時期官場敗壞、社會混亂,卻成為宣教士凝聚年輕人的契機,他們邀請年輕人到家裏吃飯並教授英文,為他們提供新的世界觀,「宣教士不提供拯救社會的辦法,卻教導他們拯救自己的罪惡,讓小世界被改變而感動年輕人。」他們又給予空間讓年輕人自發到村作教導、帶領祈禱會等,並組織成學聯會,以新的方法吸引年輕人。

  郭博士續言,六十年代面對的境況與今日相似,年輕人面對罪惡的世代,對教會感不滿,其後更出現教會分裂時期。堂會一直無法解決斷層問題,至七十年代的學生福音運動帶來了屬靈覺醒。他直言,年輕人斷層問題在堂會內難以解決,但門訓工作可帶來新的屬靈觀念和實踐,連結外面資源成為突破口,利用創新的組織更新堂會,「社會及信仰信念的破滅及創新,乃青年復興能否進展的關鍵。」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榮光堂代堂主任、G-Power青少年事工聯盟主席盧智榮教師認為通識教育令新一代思想轉變,以致堂會在社會參與的姿態與青年有很大落差,傘後更成為青年出走的標誌性時間。他直言,今日的牧養單一化,牧養以堂會為本,只期望培訓出執事領袖作事奉。他續引述洛桑會議有關整全使命為藍本的青年牧養,包括公共知識領域的護教使命、職場使命、媒體宣教使命等,正扣連着青年羣體的恩賜。他認為教會應如洛桑會議所建議,提供國度觀的福音,同時拓闊靈命培育的視野,「例如透過生態關懷、關心基層,幫助年輕人開闊信仰經驗,在場景中談聖經。」

  他又提醒教會的角色是賦權(empower)信徒回應呼召,在不同崗位中見證上帝。他留意到傘後社會出現不少由基督徒作推手的小組織,卻刻意斷基督教化,教會需要有胸襟和量度釋放信徒在外實踐信仰,與年輕人一同掙扎改變,迎合時代的挑戰,「否則教會不是上一代人失去下一代,是教會被這一代失去了。」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主任牧師胡家豪認為,教會討論社會議題是必須的,但教會總是感到束手無策。他強調關係最為重要,牧者可以透過崇拜公禱環節,回應社會議題不需要有既定立場或看法,並透過師徒關係,以身教影響青少年人,創造更廣闊的使命空間,讓他們以興趣專長回應召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