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打老道50號


2853 期(2019 年 4 月 28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滿清皇朝的後期歲月,有三個德國差會到來中華大地傳道。其中的Basel Mission(巴色傳道會)建立了「崇真會」,Barmen Mission (巴勉傳道會)建立了「禮賢會」,Berlin Mission(巴陵差會)建立了「信義會」。這三個德國傳道會的音譯中文名稱,恰巧構成德國「三巴」差會,並且建立了三個宗派,成為佳話。

  巴色會(崇真會)和巴勉會(禮賢會)都聚焦在廣東傳道;這裏鄰近香港,因此在一百多年之前,崇真會及禮賢會已經立足香港,建立堂會。巴陵會(信義會)主要在內陸華中地區傳道,因此一直未有在香港建立堂會。後來有更多來自其他國家的信義宗差會在中國傳道;不過她們都心懷內地,同樣的未有在香港建立堂會,這情況一直維持至一九四九年之後。

  在這一年,中國政治形勢遽變,所有外籍宣教者必須撤離。信義宗的宣教者無奈地撤退到香港來,思量差會及事奉的前路。他們目睹同樣由內地來到香港的大量難民,於是決定成立「信義會國語聯合禮拜堂」,牧養這些操國語的難民。教會在一九五零年的第一日開始聚會,這是信義會在香港的第一間堂會,也是「信義會真理堂」的前身。

  站在窩打老道信義會真理堂之前,也許大眾都會欣賞以至讚歎這所教堂的建築特式,卻很難想像教會「近乎悲情」的開始、「似乎偶然」的開始、「顯然卑微」的開始。誰曉得那卻是「誠然信靠」的開始、「誠然服侍」的開始。教堂在一九六二年落成,旁邊還有「信義樓」,是「香港信義會」和「道聲出版社」的總辦事處。加上山坡上的「信義中學」,這裏實際是一處福音見證的複合體。

  信義會真理堂的設計,令人津津樂道。正面入口處的大小「拱門」,其實是波浪;因為整個大禮堂有如覆轉的「挪亞方舟」,而禮堂頂部的樑就是方舟船底的骨架。覆轉的方舟表達上主不再用洪水滅世的救恩;每當進入教堂就是進入恩典。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