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好土裏


2793 期(2018 年 3 月 4 日)
◎ 平視人生 ◎ 李灝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初中上美術堂,老師曾對真善美提出有趣的解讀:「真」加上「善」,就等於「美」。

  月初造訪大埔林村一個農莊,讓我再次想起老師的話。市面一般買到的菜,許多都在這塊田裏欠奉。「我們不種菜心、白菜,它們屬於十字花科,十分惹蟲。」務農的是幾位年輕農夫,他們堅持友善農法,既不落農藥,也不打除草劑,容許野草和小蟲蟲與農作物共生,更不介意小鳥偶爾來偷吃幾口。難怪,消委會年前發表一份專題報告,指出在近百個本地購買的蔬果樣本中,菜心的殘餘農藥高踞榜首。原來,看在不少人眼中所謂「正氣的」菜心,一年四季買到,兼且大多沒有蟲蛀痕跡,事實上是棵「毒菜」。

  我們這羣造訪的人不只聽,還動手幹。其中一項農務就是割草,由於天氣持續寒冷,農莊需要大量雜草,好把一块田覆蓋,為泥土裏的番薯保暖。於是,其中七八位義工,有的扛着耙子,有的拖着人家捐贈回來的、高度及胸的廚餘箱,沿着馬路邊走約十分鐘,來到一處雜草叢生的荒地,四周不少地方圍起了兩米高的木板。「這是地產商囤積土地的結果!」身旁的年輕農夫解釋。我們只耙荒地邊陲的枯草,然後再彎身拾起塞進筒內。整個過程十分奇妙,看似毫無用處的雜草,人家棄之而後快,原來只要放置一處合適的地方,便可化成有用的資源。

   類似以上「無用之用」的故事,不難在年輕農夫的田上找到。今次的主角是菇泥。這些泥原身來自被颱風吹倒的大樹,再經本地菇場搗碎而成。第一造泥最適合種菇,但當收割幾輪之後,土裏的養分抽得所餘無幾,又像倒樹一樣受人唾棄。然而,看在這幾位年輕農夫的眼眸,零養分的菇泥依然是個寶,可用來改善土壤的結構,有利種植。他們接觸菇場負責人,一拍即合,後者只要把菇泥打包好,前者便會支付泥頭車的運費,由菇場直接送到農莊。多得這對天作之合,本地的堆填區每年少了一噸又一噸「垃圾」。 

  這羣新世代農夫對大地釋出善意,發掘都市人有所不知的一個個事實,在小小農莊裏開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