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城市從傳媒開始
 網絡推動神學普及化


2717 期(2016 年 9 月 1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傳媒行業近年面對多方壓力,加上網絡新媒體興起,營運更受挑戰,新生態同時為教會帶來釋經神學普及化的現象。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已於九月七日舉行「轉化城市:從傳媒開始......」講座,由明報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營運總裁劉進圖先生及《時代論壇》社長任志強博士主講。

  劉進圖先生不諱言,香港傳媒正面對法治、經濟、政治和科技帶來的種種挑戰,包括檔案法仍未立法,及二十三條立法的隱憂;財政持續出現虧損,財務人才不斷惡性循環;政治方面除了結構性影響,更遇上週期性影響,他解釋:「每逢有弱勢行政長官需要推銷不受歡迎的改革方案時,都會盡一切方法影響主流媒體,為方案護航,或減少批評聲音。」他指,二零零三年政府推行二十三條立法,相繼出現名嘴封咪、傳媒管理人員變動;二零一三年推行有篩選普選方案,相關事件亦再有發生,加上中資滲入,使傳媒近年裏外交煎,變得脆弱。

  劉進圖續言,網絡科技本應有利新聞自由及傳媒發展,但今卻造成讀者轉移,收入流失。他認為網上傳播生態兩極分化,意識形態鮮明,傳媒被市場引導,對客觀公允、持平理性的傳統新聞價值帶來衝擊;網民長期透過Facebook獲取單一立場的新聞,產生巨大偏見而不自知,儼如活在網上孤島,無法與對陣對話溝通,「長期活在單一意識形態環境下,請問社會和教會的撕裂怎能彌補?」前路縱困難,但他認為傳媒仍有出路,因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維持了資訊自由的權利,網絡媒體亦漸現生存空間,如《毛記電視》能獲取巨大的廣告收益,加上新聞行業仍有一班滿有理想的前線記者,努力持守新聞價值。他認為公民記者的出現,或為傳媒帶來更新轉化的可能,他鼓勵民眾與記者一同發掘真相,參與改變。

  任志強博士指,互聯網在香港普及不足二十年時間,卻由電郵年代急速變化至今日手機大行其道,令資訊流通速度加快,但亦造成碎片化的現象。全球印刷報章均面對着連串考驗,有研究顯示,仍會閱讀印刷版報紙的人不超過兩成,他直言是對紙媒發出很大的警號。網絡媒體迅速增長,教內外均有大量新興網絡媒體隨之誕生,他不諱言《時代論壇》雖有發展網上版,即使有廣告收益,卻不足以獨立營運,雖靠印刷版收入填補,「即使有些文章在網上被廣傳,卻無人理會消息來源就是我們。」

  「我不想說媒體處於過度時期,反會說我們處於不同時代的開端,將經歷翻天覆地的改變。」任志強續指,五百年前古騰堡印刷術的發明帶來了媒體革命,同時也帶來最大型的宗教改革,令教庭翻天覆地,重整了所有政治權力的板塊。他認為今日大眾和基督教媒體活在浪潮下,必須要保持「輕磅」,以較小規模生存,減低經濟因素的不利影響。劉進圖先生亦補充指,當年印刷術的出現令聖經普及化,信徒不再需要倚賴教庭主教的解釋,因而奠定宗教改革運動的基礎。劉直言今日網絡發達,令釋經神學普及化,信徒輕易可以查考原文釋經,甚至查考講員信息的準確性,「可見這對教會帶來多大衝擊,講壇不再是一個神學院畢業的人壟斷的地方。」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