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道德擁抱共善
 有助減低社會動蕩


2715 期(2016 年 9 月 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為了讓信徒對社會和政治有更深認識,香港性文化學會早前假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教牧持續教育中心主辦「民主、人權與社會道德─基督徒對現代政治的反思」課程。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洪子雲博士在課程中,以「自由民主社會需要講道德嗎?─民主、自由和人權的限制與超越」為題,闡述三者的概念和道德的重要性,強調社羣擁抱共同的善有助減低社會動蕩。

  洪博士指,民主是一種集體決策模式,所有公民政治平等,均可參與決策過程。然而,若平民大眾不夠理性成熟,很容易被政客激情的言論煽動,慢慢形成民粹主義及政治分裂。此外,他表示民主與自由似乎存在着某種共生關係,如自由社會保障言論自由,較有利民主發展,至於民主制則給予人民更換政府權力,較少發生濫權機會等。但他強調,民主社會並不必然等同自由社會,因「民主」指的是多數人的意願,若多數人濫用權力則變成「多數人的暴政」,如當年彼拉多雖不願處死耶穌,但仍因羣眾壓力最終判衪釘身十字架。

  談及思想言論自由,他引述彌爾(John Stuart Mill)在《論自由》一書中的兩大論證:第一,被壓制的言論不一定錯誤,可能是對或部分地對;第二,縱然能確定言論是假,仍不應壓制它,因真理是愈辯愈明,壓制只會窒礙思想交流,使人對真理的認識僵化。洪博士直言,近年香港各方聲音既多且亂,從前以為互聯網能促使不同意見者達成共識,但今天卻變成謾罵,又或者只在自己圈子中討論,強化自己的立場,拒絕與立場不同者溝通。他坦言,言論自由不一定永遠都有益處,如部分煽動性言論未必有助思考、色情資訊更扭曲性觀念,但不代表因此要完全規限言論自由。「現實情況無疑不理想,但若言論被管制對整個社會將造成不健康的影響,縱然今天不能理性討論,但至少各人陳述了不同觀點,希望經過一段時間能回想並從中有所學習。」另外,一些言論可能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他指「傷害」是一複雜概念及存有灰色地帶,故討論時無法撇除道德及價值判斷。

  至於人權則是指透過法例保障一些重要的道德價值,以對抗政府濫用權力,惟行使人權時亦有不少爭議之處,例如數年前有雜誌以公眾知情權為理由偷拍藝人私生活,然而事件卻同時侵犯了藝人的私隱權。因此他表示要反省權利的意義和範圍,權利英文「Rights」本義指正直和合乎道德的東西,所以討論社會正義除了講自由和權利,也不能避免探討道德的問題。近年同性婚姻問題備受爭議,他以戀物癖作比喻,如果有人想與死物結婚,不是他無權結婚,而是他弄錯了婚姻的定義。「所以反對同性婚姻並非剝削同性戀者的人權,而是針對何謂婚姻的問題。」因此他認為,討論同性婚姻不可單講人權,也要思考婚姻的目的和意義。

  面對以上種種限制和衝突,洪博士指團結社羣才是出路,人民需擁抱共同的善如自由、卓越等,有助建立社羣共同身分,減少人際間的磨擦,避免社會動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