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香港,有一種麫包叫「豬仔包」,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它的形狀像一個小小的橄欖球,味道淡淡的,帶一點鹹味,外皮脆小小,裏面的麫包肉軟軟白白,可以用手撕出來放在嘴裏。我爸買麫包時,一定少不了買一兩個給我吃。「豬仔包」給我有很幸福的感覺。
最近回港,到我家樓下的麫包店看看時,才驚覺沒有了我小時候的豬仔包,換來是各式各樣的麫包,我站在那裏,左選右選,有點不知所措。本來想問問店員,但忽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不知道其實這種麫包是我小時候給它起名叫「豬仔包」, 還是它的名字真是這樣。最後我買了比較熟悉名字的麫包,如:提子包、菠蘿包、雞尾包等。提着一大袋的麫包,一路走回家,香味隨風飄來,這也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
前幾年,友人送來一台麫包機,於是我開始學習在家裏做麫包。起初出很多狀況,有時成功,有時失敗,家人的容忍度開始到頂點,但我還是堅持。最後,麫包機出來的麫包總算是可口滿意,成功率達99%。回想一下,在這裏上麫包店買麫包的記錄已經少之又少了。
一次黃昏,家裏的麫包機又響起了提示音,告訴我麫包已經完成。於是我小心把熱烘烘的麫包倒出,放在架子上給它降溫一下。最後,抵不過那香味的誘惑,切了厚厚的一片,塗上自己剛做不久的鳳梨醬,跑到我家的小陽台,坐下來吃。看着那夕陽西下,我忽然想起小時候的「豬仔包」,那幸福的感覺又回來。
幸福原來可以是這麼簡單。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