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馬可社會背景
 鼓勵信徒活出見證


2694 期(2016 年 4 月 1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馬可福音文本下的信徒羣體,面對羅馬帝國帶來的政治壓迫,甚至大批信徒被殺害。馬可作者在戰兢發抖中與馬可羣體共同掙扎,成書鼓勵羣體在見不到盼望時仍有信心,活出見證。神學路思已於四月三日舉行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李駿康博士主講「馬可福音:政治壓迫下血的見證」,有逾一百人參加。

  李駿康指,現存馬可福音最早文本為四世紀抄本,如《西乃抄本》和《梵諦岡抄本》等,結尾與今天版本不同,停在十六章八節:「她們就出來,從墳墓那裏逃跑。又發抖,又驚奇,甚麼也不告訴人。因為她們害怕。」結尾所要對應的是馬可羣體的掙扎和處境。他續指,馬可福音於公元六十至七十年成書,背景動盪不安,包括耶路撒冷被攻陷,毀壞聖殿;尼祿王誣衊基督徒火燒羅馬,大批信徒被殺;尼祿自殺,一年換了三個皇帝。

  他提醒,馬可福音並非一個歷史鋪陳,而是地理記述耶穌事蹟,從北到南,其中耶穌多次來回,主要在加利利和耶路撒冷。「加利利是強盜出沒的地方,當時的強盜並非指偷竊的賊人,而是革命分子,他們用刀用槍反政府。加利利有許多森林和曠野,讓他們易於匿藏和聚集起義。」而耶路撒冷仿如今天的中環,是政治、宗教、經濟和軍事的中心,羅馬帝國透過有代表性的文士、法利賽人、祭司長等,作中間人管治該城,特別的是只有耶路撒冷需要上繳貢金(地稅),而加利利不用上繳,「因為猶太人認為地是上帝產業,因此不用繳交,而中間人收取貢金也從中得到好處。」

  因身分政治的問題,馬可福音使用特別的寫作手法,刻意將耶穌彌賽亞的身分隱藏,又使用「三文治式」的寫作,選取經文拼湊起來,互相襯托,如以醫治癱子、稅吏同吃兩個赦罪故事,和安息日拾穗、治病兩個犯罪故事,襯托夾在中間的禁食、新布舊衣、新酒舊袋三故事,組成並帶出「新舊難合」,用以解釋當時的人要除滅耶穌,是因耶穌的教導得罪或打破了他們的理解。耶穌進城前後五日,民眾由擁戴到要釘祂十字架,李駿康估計是因民眾期待耶穌是政治彌賽亞,會推翻政權,但卻沒有。

  解讀馬可經文原意

  耶穌批判制度壓迫

  李駿康續言,馬可福音多次穿插無花果樹在不同事件之間,包括在潔淨聖殿前和後,事實上是因無花果與本土經濟息息相關。他引述聖經學者Douglas E. Oakman的研究,因當時聖殿由大希律出錢興建,於是社會經濟轉型,聖殿要允許買賣牛羊和鴿子,也成為奉獻專用的推羅錢幣特許找換之地方,聖殿變成寡頭經濟,「當時的無花果賣不了錢,很多孤兒寡婦摘來果腹。但地主為賺取更多,轉種小麥、橄欖等,不再理會本地需要,對窮人帶來打擊。耶穌和馬可將無花果和聖殿放在一起,喻意聖殿要被毀,對應當時處境。」

  「納稅凱撒這個文本並非談及政教分離。」李駿康解釋,希律黨問及耶穌是出於離間計,但耶穌的回答令他們「希奇」,是因耶穌使用「歸給」(Apodidomi,即歸還原有者)來回應,在猶太人的理解土地是屬於上帝。此外,他又指「寡婦奉獻」中耶穌並非要讚賞婦人的奉獻,而是批判當時的聖殿制度,榨取寡婦僅有的家產(可十二38-40),他總結說:「耶穌之所以被除滅,是因為得罪政教勾結的勢力,得罪既得利益羣體。」

  面對政治與經濟的處境、宗教與種族的身分、本土與外敵的掙扎、終末與未知的盼望,「在時局下,一世紀的外邦、猶太信徒如何回應未知的去向,馬可與害怕、發抖作為終結,正是當時信徒面對的處境。馬可作者與馬可羣體共同掙扎,鼓勵他們在見不到盼望時仍有信心,並邀請信徒羣體在政治壓迫下,活出血的見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