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


2682 期(2016 年 1 月 17 日)
◎ 牧心世情 ◎ 蔡揚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龍應台講「自覺的劍」。我覺得,人有自覺,就可以護身護心,這是一把寶劍。

  作家龍應台早前在北京主講題為「傾聽一個人的記憶」的演說,當中提到歷史的記憶。她說,國家由上而下的歷史記憶,常常不能反映完全的真實,兩岸的人要有「自覺的劍」,辨別真假,免致雙方在兩種假象中爭吵。另外,當記憶被劃為「政治不正確」時,就容易被遺忘。集體記憶是個大網,個人記憶是整張大網中的絲線,歷史應從個人史、家史、鄉村史出發,一步步編織成宏大的國史。

  龍應台的說話常有洞察時勢人情的智慧。我覺得,個人史、國家史都有故事,高手就可以輕易讓自己的故事鑲嵌入國史,或用國史做自己故事的情景。

  國史也好,香港故事自己故事也好,記憶、歷史、遺忘常有糾纏,簡簡單單想去遺忘或刻意記着甚麼也有包袱,甚至牽涉倫理責任,不單純是個人史的問題,更錯綜複雜地連上宏大的歷史。

  這樣的糾結,很難解開,但自覺、察覺、覺醒就可以有新的開始。龍應台講的自覺,是去辨別真偽,我覺得辨別真偽之外,還可以辨別位置以致方向,更在纏繞中護佑清心和純正。

  自覺,大概就是開始與自我連繫,受到衝擊驚嚇的時候,自己也不致於動搖,可以看清楚身外身內,找到合適的位置,不致於淹沒在人羣的沮喪、狂怒、吼叫之中,並且有機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去投入大故事。

  像此時此刻的香港,如要寫一個香港的故事或宏大一點的香港歴史,無論那個序言或第一章的切入點是甚麼,此時此刻這一章的主題大概離不開恐懼、迷失和無力無助,又或者索性從一間書店或從銅鑼灣開始。雖然只是一個人、幾個人或一羣普通的人,但有亮點,可以放下甚麼政治正確的包袱,寫一個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平民故事,最終也成就了大故事的一個片段、章節。

  在新世代的香港故事中,從自覺、自我連繫開始,再讓自己連繫天下眾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