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讀初中之後,愈來愈有主見,加上開始步入反叛期,面對權威之時,不再不問情由地一味點頭服從,反過來,開始要求長輩把道理說清楚,逐漸形成為性格的一部分;即使面對掌握獎懲權力的學校當局,倘他認為校方理據不足,雖不至於公然挑戰,而且礙於形勢,大多合作遵循,但自己心裏的立場卻不輕易轉變,除非用充足的道理來說服他。
當今教育鼓吹獨立思考,對於身處反叛期的少年人,可以說是很好的如魚得水的成長原料。通識教育訓練學生要有多角度思考,權威式的單向灌輸已是東流逝水,過期報銷。在社會、政治層面,不單政治及社會領袖的意見不能照單全收,更要小心過濾,慎思明辨,即使在中小學校園裏,校長和老師所說的,都不再是絕對不錯的道理和指引,有不少學生經常問:「難道校長和老師不會錯的嗎?」這問題的答案十分明顯。
獨立思考訓練對於一個人的思維邏輯,以及思辨和判斷能力,都有強化的作用,但要小心推行以免顧此失彼。獨立思考訓練若不能與青少年整體成長的其他養分有機連結,包括重視羣體生活、珍惜師友情誼、尊重長幼倫理、勇於領導亦樂於作跟隨者,並懷有同理心等等,則很容易進一步助長高度的個人主義,以自我判斷為一切行事的核心,甚至失去民主包容的氣度,不要說學校、父母、長輩的影響力日益下跌,新近的變化是學生會不代表我,就是朋輩的集體認同亦變得愈來愈脆弱。
我問孩子,朋輩的集體認同既然愈來愈脆弱,要有效營運學生會就愈來愈困難,你看學生會的得票率偏低,就知道前路難行,為甚麼你仍然參與學生會的幹事會工作呢?孩子回覆:這正是需要有人站出來的時候,好團結和組織同學,讓我們學校能夠有更多由學生推動的集體成長經歷。
當香港進入後雨傘時代,連老牌子的專上學生聯會都面對解體的壓力,「學生會不代表我」成為一個時代標記,但總相信仍然有青少年人,重視去組織和維繫朋輩羣體;為人父母者,也不要輕視羣育弱化或失效,而衍生的個人成長問題,甚至會帶來社會不少衝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