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會創會百年講座首講
 細述基督教與聯會歷史


2656 期(2015 年 7 月 1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創會百周年講座「基督教與香港」,一連三講均假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舉行。第一講已於七月四日下午,由聯會執行董事會顧問李志剛牧師及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李金強博士主講,分別分享「基督教在港開教歷史」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之創立及其意義」。當日講座吸引了一百七十九位會眾參與,座無虛席。

  基督教在港傳播歷史

  李志剛牧師以「基督教在港開教歷史」為題指出,全球化與宗教改革對基督教宣教運動影響的重要性。由於西方社會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馬丁路德改教,又經英國工業革命,以使西方國家的政治和軍事超越東方各國。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列強的崛起,於是觸發西歐基督教的宣教活動,可說是宣教活動進入全球化的開端。

  李牧師表示,在一六三七年至一八四一年,中英交往是處於民間貿易關係,滿清政府實行禁教。直至英國根據一八四一年簽訂的《穿鼻草約》進駐香港,宣布香港島為英國殖民地。其後中英於一八六零年簽訂《北京條約》,才允許宣教士進入中國傳教。在一八六零年前是以一八四四年《中美望廈條約》及《中法黃埔條約》規定,只限於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等五商岸作為傳教範圍。當年在中國二十七間差會中,只有倫敦會和巴色會在一八六零年前在香港設有堂址專向華人傳道工作,其他差會則專事中國境內遊行佈道事工,其後在各地建立基址發展工作。

  李牧師表示,據《香港基督教會史》所載,於一九一一年之時香港已有九大公會,當民國成立後,巴陵會和美以美會則遷入內地。香港的七大公會有倫敦會(今即合一堂)、美華會(今即公理堂)、巴冕會(今即禮賢會)、浸信會、安立間會(今即聖公會)、巴色會(今即崇真會)、惠師禮會(今即循道會)。所謂七大公會就是七大差會具有代表性的華人教會,是在港成立早期教會。在香港基督教會發展史上,香港教會的成立,均以「三濟」事工作為先導,分別是教育、傳教及服務等三種事工。

  李牧師補充,香港本是中國海隅彈丸之地,兼屬英國開發的殖民地,早年在港居留華人多屬貧窮低下階層,歐美各差會向來沒有在港開教的計畫,一切均以中國內地城鄉為傳教目標。所以在十九世紀的宣教事業並不發達,惟是由於教會的辦學,培育低下階層的學生,使他們獲得現代教育的知識,走向世界擴闊人生的視野,認識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因而倡導世界大同和世界和平的全球一體化的理念。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等三人都是由於香港基督教的流播,影響其思想而走向世界,以期中國在改革和革命建立一個富強的國家達致世界和平。

  聯會創立歷史及意義

  李金強博士則以「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之創立及其意義」為題,他首先分享香港在近代中國基督教史上有一定地位。第一,近代中國第一間教會(浸信會)在香港開始。第二,九大公會在香港建立教會。李博士解釋,香港有今日的地位與省港澳的地位有關。李博士表示,在中國基督教進入新時代,傳教士、華人教牧、信徒起而謀求打破宗教教會的分立,盼望打破宗教隔閡,將福音廣傳。又因一九一四年廣東西江大水災,本港各教會急需有聯合機構,籌辦賑災事宜。當年,又因著名佈道家艾迪博士來港主領佈道會,各教會合作推動,七大公會由此成立聯會。

  其後歷日治時期(1941-1945)的「香港基督教總會」以至光復後,聯會於一九四八年正式註冊成為法團。由於國共內戰,國內教會及難民,大量流入香港,促成五十年代以後香港教會的復興及發展。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本港教會日漸壯大,聯會亦隨之發展。

  李博士表示,聯會現今有三百六十六間會員堂,打破宗派界限,是合一運動的範例,也是香港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機構,聯會關注及重視香港教會歷史。李博士總結說:「歷史是教會的見證,聯會實為香港教會帶來更多歷史見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