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媒體並存互補記者角色不可混淆


2631 期(2015 年 1 月 2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雨傘運動期間,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爭相報道佔領新聞,甚至出現公民記者一詞,只要一「機」在手,人人都可化身為記者,但其專業和報道立場卻備受質疑。明光社、香港傳媒教育協會合辦「雨傘運動與媒體操守」講座,已於一月十六日假中聖書院禮堂舉行,出席講員包括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及852郵報記者陳珏明,他們都認為新舊媒體均有其存在的價值,惟必須堅守客觀中立的角色,不可濫用記者職權。

  蔡志森形容不但社會撕裂嚴重,新聞界也面對世代的撕裂,原因正是上一輩與年輕一代看待記者的角色不一。「從前記者講求中立,不輕易參與社會行動,但現今記者放下記者證即變身示威者,甚至高調參與社運,而且評論式的報道也愈來愈多,記者與評論員的界線開始模糊。」他認為記者有幾點需要反思:第一是記者最重要負責組織和展現整件新聞事件的脈絡,而非單純紀錄現場畫面;第二是應學習「球證」,懂得站在適當位置,以旁觀者角色觀看現場情況。他又提到很多記者不甘寂寞,希望在自己認同的議題上發聲,往往令報道不夠客觀,因此要有外冷內熱的個性。

  陳珏明則反駁其說法,認為記者不甘寂寞是因為被「迫上梁山」,由於傳媒機構多具政治立場,記者不甘被扭曲採訪角度,希望透過不同途徑發聲。他表示,縱然自己支持雨傘運動,但採訪期間不會戴上黃絲帶,也不會參與示威或叫口號,因為會令市民覺得報道有失中立。

  岑倚蘭亦有類似看法,她表示有記者千辛萬苦完成報道,卻因各種原因未能刊登或遭刪改,於是下班後擔任網絡媒體義工記者,平衡心理壓力。「雨傘運動期間,我知道有很多人用記者之名做雨傘運動義工,甚至有人攜帶黃傘採訪,若我在現場必定予以譴責,因為記者的角色不可混淆,採訪更應中立不帶任何個人情感。」

  網上媒體及社交媒體愈趨流行,蘇鑰機引述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進行的調查指,接近七成受訪者最常收看免費電視及收費報紙,可見市民對傳統傳媒倚賴性仍高,不過數字會隨年齡或教育程度而改變。他認為傳統媒體在傳遞資訊方面依然重要,但社交媒體着重現場感、即時和互動,雙方可互補不足,滿足不同類型受眾的需要。但他補充,公民記者沒有接受專業訓練,而且並無受僱,毋須向支薪機構及公眾負責,因此對其專業水平有所保留。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聯會內望】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