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中國社會文化研討會
 探究教會人物及基督教中國化歷程


2627 期(2014 年 12 月 2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於十二月八至十日,舉行第七屆「基督教與中國社會文化」國際年青學者研討會,是屆共有二十一位來自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和本地的年輕學者,包括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在專上學院任教者。

  本屆研討會分三天舉行,其中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李金強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題目為《基督教週報》及香港教會人物之研究,他指出題目關於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而且愈來愈多年輕學者湧現出來,發展蓬勃。他認為香港基督教的發展及其獨特性很值得研究,但中外學者比較少關注,致使香港基督教史研究一直也很薄弱,說:「隨着基督教的自立,香港在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的角色仍然很值得研究。」

  他在會上主要談及《香港教會人物傳》一書,該書是為慶祝《基督教週報》五十週年報慶而寫成,他介紹:「書中收集已去世的一百位香港教會領袖,當然不能代表所有對香港影響深遠的教會領袖,所以希望出版第二本。」李教授從香港教會歷史說起,香港在歷史中是個重要的貿易港口,鴉片戰爭因中國戰敗而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割讓給英國,及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成為基督教入華的重要開始,而最早來華的傳教士馬禮遜牧師由於清廷禁教,則利用澳門作為對華傳教的據點。

  李教授續言,一八四二年戰敗後,歐美差會紛紛以香港為跳板進入大陸五口,「嚴格來說當時基督教仍未完全解禁,直至一八四四年簽訂《黃埔條約》、《望廈條約》才可以蓋禮拜堂,也只限定在五口。」當時傳教士若要到大陸傳教必須要經過香港,傳教士不但在港建立教會,主要有七大宗派,包括倫敦傳道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公理會、崇真會、美部會等,並且以香港為跳板,作為進入大陸傳教的基地。因七大宗教面對很多傳教和社會福利的問題,加上廣西水災和亞洲青年會總幹事艾迪博士來港辦佈道會,需要合作,遂於一九一五年成立「香港中華基督教聯會」,後正名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體現香港基督教的本色化和合一化。

  李教授指早期聯會辦事處按每屆主席所屬之宗派,提供工作地方,及後遷入現址聯合道大樓至今,曾成立教會歷史資料室。聯會內部分為六大部門,其中出版部主要負責出版《基督教週報》,報導基督教消息,培育基督徒靈性,宣揚基督教真理,有神學院教授、教牧、信徒參與寫作,內容包括釋經、神學、教會歷史、文學、社會評論等,亦已將昔日出版的報紙製作成電子檔案存檔,放在網上供閱覽。

  於八月正式出版的《香港教會人物傳》由李金強教授主編,撰文者有李志剛、吳梓明、周佳榮、邢福增、黃文江、彭淑敏、湯泳詩、黃彩蓮、甘穎軒。該書結集一百位基督教領袖,他談起最初開始挑選時,李志剛牧師一盒裝滿牧師、信徒追思禮拜場刊的重要資料,成為該書寫作重要的資料來源,在各宗派中搜集了一百多位,最後整合出一百位人物傳作出版。

  李認為:「人物研究始終是歷史研究的切入點,所以一百位人物一排下來,就可以發現香港十九到二十世紀的教會發展和中國近代基督教發展的脈絡。」他最後列舉該書所輯錄的其中六位傑出教會人物,包括近代中國第一位牧師及神學家何進善、香港第一間自立教會會牧王煜初、香港第一間教會醫院及專上學院創辦者何啟、國父孫中山、第一本《香港基督教史》及香港浸信會聯會創辦者劉粵聲、香港女性基督徒創辦《突破》文字事工蘇恩佩,都是在香港教會近代中國歷史中影響尤深的領袖。

  從中國處境出發 研究基督教中國化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前主任吳梓明教授,在最後一天研討會上分享「中國基督教史研究幾點思考」,他指近代對中國基督教的研究由過去「以西方為中心」的範式,轉向「以中國為中心」。美國史學家柯文認為,要作中國基督教研究需要以中國社會處境和歷史發展為研究中心,裴士丹(Daniel Bays)繼而亦鼓勵在研究中多找中國的材料,和多發掘華人信徒的史料,他因而建構了一個足夠說服力的藍圖,讓人明白基督教也是中國人民的宗教。

  除此,吳教授指研究亦開始從西方傳教士、宗派差會為主體,轉為以華人教會、信徒為主體,不再從西方角度出發。九零年代中國基督教領袖誠靜怡認為必須從華人信徒的角度去理解、尋求中國人的觀點和中國的議題,才能找到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基督教。若只從西方傳教士角度看,永遠無法理解中國人,所以中國需要自立、自養、自傳。吳梓明教授說,這使過去學者認為的「在華基督教」,正式轉向為「中國基督教」的視角,對華人信徒的研究,也從西方角度出發的宣教史,轉向中國基督教史。而在近年,中國學者主要作地區性的研究,針對中國不同地域的華人信徒情況作研究,當中甚至會用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去作研究。

  吳梓明教授認為全球化的基督教也必須地域化,他引述戴德生指出傳教士是基督徒身分,來中國必須中國化,要學華語、穿華服、拖長辮子,過中國平民的生活,要從「中國基督教化」演變成「基督教中國化」。但他提醒具有全球化的視野,也需要有地域性的關懷,正如戴德生曾言,假如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吳梓明教授認為,基督教中國化的必要性在於基督教要成為真正普世性的宗教,「強調基督教中國化,能有助實現基督教的普世性,因為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很高,沒有中國,基督教難以談普世性。」

  香港中文大學管理系教授、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劉忠明總結研討會時表示,今日學者用不同角度、在不同領域研究中國基督教,不再單從哲學和歷史中探究。他又指中國發展迅速,跟二十年前已盡不同,即使研究時遇上體制和政治上的困難也要堅持,因為若不持續研究,往後數十年只能談歷史,他最後寄語青年學者們在研究中多合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