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9 期(2014 年 8 月 24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暑假是多麼好的時間,或許說,暑假曾是多麼好的時間!當興趣班、暑期補習班並未成為「疫症」以前,兒童還有一點空間,去明白甚麼是閒暇。運氣好的,會有家人陪伴遊戲,或到祖父母家胡鬧——帶給上一代很大的安慰,或與堂兄姊表弟妹一起玩,將來他們的家庭觀念會寬廣一點;還有游泳打球遠足,令回憶豐富多彩。若是父母都要上班,可以在家玩兒(不是打電玩),到圖書館借書,不用理會課程、考試甚麼的,只在興趣與想像的大海泅泳,該有多麼酣暢。
最近翻閱余光中一篇文章〈回顧瑯嬛山已遠——聯合歲月追憶〉,記他在中文大學的日子,說是起霧時從山頂的聯合書院走回第六苑宿舍,「簡直出入王維的五絕」。「那時九廣火車尚未電氣化,也不過一陣鏗鏗,一聲汽笛,立刻山又是山水又是水了。益信科學是忙出來的,而文學是閒出來的。」
文學固然需要空間,而科學可以忙出來,也得要從生活撥出大量時間。閒的重要,今世似已徹底忘懷。暑假本是製造空間,讓兒童學共處也學自處,而後者更為重要。每年見兩三歲娃娃、十二歲少年,都要提早結束暑假,去「適應」學習,不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