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事留港國內生


2396 期(2010 年 7 月 25 日)
◎ 青蔥校園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點滴在心頭

葉寶麗(香港大學中文系二年級學生)

  轉眼間,我事奉內地生已有一年多,其間喜多於悲,一點一滴都化成美好的回憶。剛進入大學時,我在校園派過福音單張給他們,和他們聊天時覺得相當親切。內地生的友善令我渴望把祝福帶給他們,讓他們得到基督永恆不變的愛。還有,自從四川地震後,我希望可以祝福自己的國家,祝福內地生就是祝福中國,基於這兩個原因,我毅然踏上事奉內地生的路。

  剛開始的時候,我和一些基督徒開始教授內地生說廣東話,發現本地生與內地生實在存有文化差異,這差異使我們難打開話匣子,但對於彼此熟悉的事物,仍可聊得興高采烈。不過,我們仍不能融入他們的內心世界,要內地生主動對我們講心事不容易,要融入他們的群體生活更難。為了加深彼此的認識,我們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如香港遊﹑樂器班等。這些活動的確拉近了兩者的距離,他們開始分享自己的寂寞,對前程的憂慮,對事物的看法,這都使我們欣喜。但我們沒有忘記最初的目標—傳福音,將他們帶到基督的愛和救恩之中。

  了解內地生的需要是傳福音的關鍵,卻也是最困難的事。除了為他們禱告外,留意他們生活的動態也十分重要,透過互聯網,我們知道他們的狀況,亦可傳遞關心。有一次,我留意到班上內地生沒來上課,我用電郵傳送慰問,原來她家中有事,回老家一趟,因這個慰問,我們成了朋友。又有一次,我們為一內地生慶祝生日,她感動得紅了眼眶。的確,留心小事能表達我們對他們的重視,也帶來分享福音的機會。

  面對內地生,單用口傳福音是不可行的,因為他們對救恩的概念幾乎是零,傳統的包袱令他們對基督教產生困惑,所以,我們採用的是關係佈道,我們與內地生成為朋友,用我們的生命去作見證,在他們當中傳揚愛的訊息。感恩的是內地生的確感受到基督徒是有愛心的一群,他們感受到溫暖。到目前為止,已有幾個內地生跟我們一起研習聖經,有些內地生也到過教會參加聚會,不少人開始接觸基督教。

  雖然我們所做的不能使內地生蜂湧決志信耶穌,但福音的種子已撒在他們的心中,他們也可在基督徒身上體現神不計較付出的愛,我深信有一天,這些內地生的心田都能被耶穌的愛所融化。

不斷前行的大專院校內地生工作

小草(國內事工青年牧者)

  今年五月份香港傳媒帶來一個消息,指香港大學在亞洲大學排名榜中連續第二年名列前茅,位列亞洲第一位,躋身名牌大學之列,港大何以得此美譽?據報道所指,乃因其在教員和學生的國際化評分上均取得100分,因而勝過研究成果突出的內地大學。國際化今天已悄悄然成為大專教育的其中一個焦點,成為學校比併的項目,當你走進各大專院校,各種膚色的青年人迎面而來,情境就如一首兒童詩歌的內容:無論紅、黃、黑、白種皆會看得到。在芸芸黃膚色的面孔裡,許多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南腔北調好不精彩,他們既不是作大買賣的生意人,也不是自由行的旅客,而是抱有夢想跑來讀書的一群內地學子,是的,他們只是十八、九歲的孩子。

  近年來港升學的非本地生的本科生(Undergraduate),按教資會統計數字:由二零零三年908人到二零零九年激增致5,000多人,再加入其他課程如副學士、研究生等,全港約有9,000多名這樣背景的學生,而其中8,000多人是內地學生。面對如斯變化,我們工作焦點也由研究生轉移到本科生,同時發動本地大專基督徒加入,以落地適應及信仰線為方向,舉辦如廣東話班、香港遊及節日慶祝活動,同時配以福音性研經、福音營等雙軌模式進行。

  現今年輕一群生長在Web2.0的網絡世界,他們早已習慣游走互聯網絡空間,喜歡在光纖裡尋找知識、探求事物、細訴情感,這種生活模式經已跨越國界與種族,香港同學把握這個與人互動的特點,突破自己慣性使用的軟件限制,從而捷足先登與仍身在家鄉的內地同學建立關係,當他們現身學校時,就能他鄉故知般的相處,相信這些都是建基於網上真誠對談的結果。同學們除了透過網上虛擬世界與內地生建立關係外,文字工作上亦有新嘗試。過往一些機構出版的迎新刊物,在內地生迎新工作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有本地同學承接的作品:《教院通行Guide》和《我們的關內組》。這兩份刊物不單負起與內地生溝通的責任,同時亦達到向所屬院校基督徒傳遞關懷和接待異鄉客旅的信息。

  香港大專院校內地生工作已歷經十數個寒暑,一路走來有著過往同工與在校學生的努力,奠定了事工理念與模式,如今踏進入八、九十後的大學生年代,他們渴望聲音得到聆聽、愛得到回應、努力得到認同。每當思索福音工作應如何在這新世代中展現時,我們又當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讓福音不僅僅是傳講者與受邀者間的單一傳講過程,若能把互動元素放入其中,是否更切合這一代希望溝通與個體思考歷程得到尊重的表達。福音有其共通性,能超越時間、空間和文化的界限,表達亦可多元,揉合文化色彩使信息更顯豐富。因此之故在未來日子中,我們鼓勵參與這項福音工作的本地大專生,學習以宣教士的胸懷放下自身文化思考模式,走出安全區,進入受服事群眾的空間,這包括社會文化、網絡世界等,瞭解內地生在各方面的需要,從而嘗試與他們結連,構成一個可以共享、共建、共融的群體。當中學習包容異同、相互接納,讓彼此互相豐富和開闊眼界,福音亦在這交流下,得以多向度思考,讓參與當中的每一人對福音有更完整的瞭解和思考!針對本地生我們將會提供訓練,諸如:認識內地文化、查經與福音研經組長訓練,從而堅固服事者的生命,每院校皆有同工伴隨同行,作適當的支援。

  內地生的福音運動不僅在香港各大專院校裡進行,在北美、歐洲、俄羅斯、南韓及新加坡等地亦同樣受到重視。常有教會肢體參加外地短宣工作,當中不乏服事中國留學生的隊伍,與其花錢坐飛機到外地去接觸內地生,擺在眼前不正有很好的機會嗎?特別在求學時期,以學生身分自然地接觸這些在外遊子,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甚願教會能以差派宣教士的伙伴態度,打發堂會裡有志參與這事工的大專肢體,一同投入校園服事未曾聽聞福音的內地學生,一同參與這不斷前行的內地生福音運動。

機遇

陳峻峰 (香港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

  我是阿峰,畢業將至,不經不覺已參與了校園內地生事工有二年多的日子,有些是在就讀院校當中,有些則是在聯校平台中。要是問我為何會特別投入於服事內地生,腦中只浮現了二個字,就是「機遇」。教會中,經常會聽到鼓勵弟兄姊妹宣教的聲音。可是,在現今的政治社會環境下,無可否認,參與內地的宣教工作是充滿著困難與挑戰的。

  在二零零九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透露了正在研究放寬內地學生來港修讀課程的限制。隨著香港政府對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不難發現在這幾年間大學來港升學的內地生的人數不斷上升,十年間由98/99年度的948人升至08/09年度的7,702人,增幅高達七倍,當中大部分也未曾完整聽過福音。來港升學的內地本科生,大部分也會在港就讀四年。而在這四年的學習中,他們能夠在校園中自由地追求知識及尋找夢想,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自由的接觸福音。把福音由香港帶進內地確是難題,可以現在一個一個長居內地,而又還沒有完整聽過福音的朋友主動的來港停留四年,這確是一個為上帝撒種的機遇。

  唯一可以與內地同學長時間親近接觸,大概只有在求學時期。在校園中,同學之間的關係大多比較簡單,遠較職場間的關係單純。由於大家都身處同一個人生階段,談話間也能省卻很多不必要的修飾。只要大家真誠相處,不難成為彼此的同路人。

  校園內地生事工由最初的一個聖誕晚會,到今天可以有多個機會(包括廣東話班及香港文化遊幫助內地同學在港生活的實際需要,節慶活動體貼他們思鄉之情,查經及聖誕晚會滿足他們生命中的需要),當中深見上帝的恩典。為了能更了解及融入內地同學的群體,一班弟兄姊妹也正在學習使用內地常用的網上溝通平台,QQ群及人人網(Renren.com,校內網的前身),突破地域及時間的限制。

  很多人也會認為語言以及文化的不同會成為參與內地生事工的難阻,但是在一次聯校內地生事工的分享會中,一名在港信主的內地生分享說:「我信主的原因不是因為你們的普通話有多好,又或對內地文化有多認識,乃是因為上帝及你們當中有愛。」希伯來書十三章二節如此說「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願天父繼續挑旺校園的內地生事工,成為內地同學的祝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