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調和談聖樂


2296 期(2008 年 8 月 24 日)
◎ 教會之聲 ◎ 吳秉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筆者在八、九歲時便參加了教會兒童詩班,少年時更當起了詩班指揮,對傳統聖詩實有著一份解不開的情意。無奈地,在最近一份調查中,黯然發現在青少信徒中對許多膾炙人口的傳統詩歌,有被現代詩歌取替的趨勢,實感可惜!但可喜的是,在過往十多年來的敬拜讚美運動中,存在一股主張傳統與現代聖詩並用的風氣,這叫「新舊聖詩融合」的敬拜 (Blended Worship)。其實傳統與現代聖詩實各有風格和特色、優點和效用,只要適當地把兩者配合起來,就能發揮彼此的長處,互補不足,讓信眾得以欣賞新舊聖詩豐富及美妙之處。

  然而,在一般的所謂「新舊聖詩融合」敬拜中,因缺乏悉心的音樂編排及演繹,往往都是帶來信徒一種雜亂無所適從的感覺,甚至成為現代聖詩和傳統聖詩的擁護者彼此對立的矛盾。

  其實若要做到這種「新舊聖詩融合」敬拜,教會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會眾能夠接受及懂欣賞不同時代類型及風格的音樂,有廣闊的音樂口味。在美國比較多這類的會眾,在電視中我們可看到美國加州某教會的崇拜就是一個好例子。從古典到現代,從管風琴到電子音樂,從管絃樂團到流行樂隊都可在同一個崇拜中演奏起來。

  二、在教會中要有精通彈奏及演繹新舊音樂的人材,這更是重要的。正因教會往往找不到能掌握流行音樂的人士去演繹流行音樂,又或以為流行音樂太簡單了,找那些沒有正式流行音樂訓練的人士負責演繹,致效果不倫不類,難怪令會眾生厭。

  三、在教會的音樂領袖中,也必須具有多元及廣闊的音樂胸襟和認識。

  在香港教會中,要找一間具備以上三個條件的教會是相當困難。勉強去實行這類「大融合」,只會吃力不討好。其實要做到新舊聖詩融合,還有一個更有效的方法,就是「舊曲新詞」和「舊曲新詞演繹」。

  傳統聖詩對新一代最大的困難,就是那些艱澀難明、古板、以普通話音韻為本的歌詞。近十年來,有一群作詞人花了很多心血把聖詩用白話;甚至粵音聲母去重新翻譯傳統聖詩,使歌詞變得現代化。由於這些新版本絕大部分還未能做到百分百粵音化,為此筆者與一班同工用了三年時間努力重新以粵音聲母成功翻譯了〔奇異恩典〕(四節)、〔主恩何信實〕(三節、舊名:你信實何廣大)、〔你最佳美〕(四節、舊名:美哉主耶穌)、〔神是知心友〕(三節、舊名:耶穌恩友)、〔一一都擺上〕(舊名:全所有奉獻)等十多首膾炙人口的傳統聖詩。雖然這是非常困難及費時的工作,但我們認為是非常值得的,因為惟有這樣才能讓現今青少年信徒更容易接受傳統聖詩,盼望這些經典的舊聖詩得以重生,使青少年信徒能繼續沐浴在充滿恩雨聖言的聖詩下,得著神的祝福,就像以往千萬信徒被祝福一樣。

  此外,曲譜的調整也是非常重要。我們應找出一種為一般會眾所能接受的音樂形式,然後用它作配樂,使新舊聖詩更融和起來。我認為流行管絃樂式(Pop Orchestra)就是最好的配樂選擇了。因它與古典管絃樂沒有太大的距離,使大部分喜愛古典音樂的會眾較容易接受,它同時帶有流行音樂的風格,聽起來更有時代感,又為喜愛現代聖詩的會眾所接納。

吳秉堅(全心製作總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雲彩見證】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