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的歷程


2271 期(2008 年 3 月 2 日)
◎ 過渡人生 ◎ 區祥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不少人生的過度期的出現,是因為身邊至愛的人離世引發的。配偶、父母、好朋友、甚或自己的子女都會早我們一步離世,我們這留下來的人,要透過一個哀傷的過程來過度這難關。認識和處理哀傷有不同的理論,包括哀傷要經歷的階段,哀傷者哀慟的任務等。我們先談哀傷的歷程。

  心理學家Parkes指出,哀傷是會依循一個可預測的歷程,大概可分四個階段。

(一)震驚與麻木

  當收到親人去世的消息,我們第一個反應是震驚,不相信這個事實,猶其是一些突發事件導致的死亡,我們的感覺會變得麻木,身體也會出現呼吸緊速、失眠、失去胃口、坐立不安等。情緒上,主要會感到內疚和憤怒。內疚是問自己可以做甚麼能避免情況發生、憤怒是怨恨親人這麼快離自己而去。

(二)尋找與渴求

  分離會帶來焦慮,倖存者會心神彷彿,想尋回失去的人。C.S.Lewis在Grief Observed一書中,也描寫過失去妻子後,經常有感覺妻子仍在家中出現,但到要尋找她、卻又找不著。

(三)混亂與失望

  當親人去世這殘酷的事實不能再否認,我們會走進情緒的幽谷,也開始感到自己的生活世界變得混亂,心神不能集中,就算平時的事務也不能好好打理。對於將來,更感到徬徨和不知如何計劃。

(四)重整與康復

  當低谷過後,開始接受親人去世的事實,對沒有親人一起的世界和新的生活秩序多了一些嘗試和體會,生活重整起來。至於情感方面,投放感情愈深,康復需要的時間可能要更長。當我們康復之後,就可以將情感重新投入生活裡去。哀傷的階段就算是一個完結。

  當我們知道哀傷是要經過這些歷程、時間可以由半年至兩年之久,我們就不需對自己的反應感到驚慌。

  生離死別是人生一部分,哀傷亦然。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過渡人生】

【神學探索】

【重尋敬拜根】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