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解決問題於萌芽時期


2227 期(2007 年 4 月 29 日)
◎ 交流點 ◎ 陳一華(宣道會錦繡堂顧問牧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場目不忍睹的校園槍殺案,不但震驚弗吉尼亞州人,亦震驚全美國市民。當然,也震撼世界各國的人。連兇手在內共三十三師生死亡,令人聞之悲慟與心酸,尤以被殺者的家人,深邃的傷痛猶如烙印,無法除掉。難怪趙承熙的姊姊形容其弟的毀滅行為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罪行」。

  回顧趙承熙的一生,實屬悲劇人生,是性格加上人為疏忽造成的慘劇,由於他自少性格孤僻、內向,患有語言障礙毛病,因而沈默寡言,甚至自我封閉、不與人交往,是內在外在百分百孤獨的人。八歲時跟隨父母舉家移民,面對環境、言語、文化極大的轉變,不幸地,他的心理與適應新環境的困難,不但沒有獲得適切的跟進,再加上在校同學的嘲笑與欺凌,逐漸形成他仇恨與報復的心態。令他行為更是孤傲獨行,不接觸任何同學,可惜,他的嚴重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處理,亦沒有老師或專家向他作出對症下藥,直至爆發了一場無法挽回的悲劇,實痛心疾首。

  悲劇過後,許多人都在反思(筆者也不例外)如何經一事長一智呢?相信其中一項深切的反省,莫過於對問題處理的態度與敏銳的觸覺,切勿因事情還未至嚴重而掉而輕心,如古言所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此,我們須將任何問題解決於萌芽時期,「防患於未然」乃放諸四海皆準之名言。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特稿】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