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香港教會的前景


2208 期(2006 年 12 月 17 日)
◎ 教會之聲 ◎ 胡志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2004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報告》反映本港堂會數目與聚會人數皆有增長;再看近年來不少神學院入讀人數上升;表面看來,基督教事工「各自各精采」,某些大型聚會也辦得有聲有色,達成不錯的入座率;然而筆者對香港教會整體發展的前景,憂多於喜;正因為若干不健康的趨勢只會使教會有局部或畸型發展,卻對整體長遠帶來負面的影響。

教會部落化

  筆者常引用陳喜謙牧師的一句名言 :「有事工,卻沒有教會 !」 這正是當下香港教會的寫照。正因為不少教會領袖缺乏整全簡易、有歷史傳承、本著聖經而可供實踐的教會觀,形成教會信徒正逐漸失卻「我信聖而公之教會」的共通性。

  不少信徒只有「部落」的小身分,失掉了「宗族」的大身分,基督教在社會發揮合一的見證,談何容易 ! 「部落」的急促發展,甚至有若干否定傳統的神學訓練,改由堂會自行培訓,長遠而言,只會產生「有部落視野,卻沒有國度遠景」的領袖,只能為部落爭天下,較難與其他「部落」友好結盟,實踐華里克牧師所倡導 :「讓我們一起共事 ! 」

堂會兩極化

  《2004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報告》反映,五百人或以上之特大型堂會,由一九九九年四十四間上升至六十一間,佔整體堂會數目百分之五點二,其中一千人以上有十八間,超過二千人有六間。來自六十一間特大型堂會聚會人數共六萬七千四百一十七人,而五百四十八間中小堂會(聚會人數一百人以下),佔整體堂會數目百分之四十六點四,卻只有三萬七千零四十七人。

  教會生態兩極化是不爭的事實,而巨型堂會教牧的影響力更超越了聯合組織、宗派等在位領袖,機構與神學院更不在話下 ! 從「選舉委員會 - 基督教界別普選」投票分佈,明眼人不難發現那些積極動員信徒投票而又設置票站的巨型堂會,在政治參與佔有的優勢。本港教會生態,同樣反映社會的貧富懸殊,明顯地特大型堂會在事工拓展較易取得機構與神學院的垂愛,建立合作關係,從而擴大堂會本身事工的號召力。

事工市場化

  教會為要在急變的社會中立足,求變心切,是無可厚非的;然而教會須要反省的是「道」與「術」的平衡。當教會領袖全盤地以「市場效益」蓋過聖經原則、技術優先於內容、迎合消費者重要過要求信徒付代價,很可能帶來的是更多數量信仰浮淺化的宗教消費者。

  倘若教會領袖只顧數字的增長,事工不斷開拓,為要擴展本身版圖,「實用主義」是堂會牧養的金科玉律;教會只會「向內望」,懶得關注公眾事務、或關懷貧窮等事工。

總結

  教會領袖要正視當今整幅景象,全面思考,了解強弱,並能放下身段,走在一起,共思前路,方能祝福下一代教會;否則教會依舊是有部落事工,有兩極化表現,卻沒有合一的教會,沒有共事國度的使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每週新書】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