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指信仰有助戒賭
第 2178 期(2006 年 5 月 21 日)
◎ 要聞
突破機構五月十一日公布去年進行的「賭博與香港家庭研究」,反映自二零零二年至今,本地持續有近一成家庭曾因家人的賭博問題而受到衝擊,即持續有近廿三萬家庭受到影響;而這些受衝擊的家庭中,只有極少數曾尋求協助。六成多市民認為,本地對賭博禍害宣傳教育仍然不足。
是次研究對象為十五至六十四歲的本地家庭成員,以隨機抽樣電話普查的方式,訪問了本地一千七百多位市民。結果發現近三年以來持續有一成家庭,即二十三萬個家庭受賭博問題困擾,當中只有百分之六曾經求助。另外;自賭波規範化後,參與賭波的比率由零二年的百分之六點四,增加至去年的百分之十六點四,當中以十八至廿四歲的青年人為主。
負責是次研究的突破機構高級研究幹事陳之虎認為,社會現時對賭博禍害仍未有足夠的警惕,過多的教育宣傳集中在協助解決個人嗜賭問題上,忽視了個人賭博問題對整個家庭的功能及其成員的深遠衝擊,因此極少受衝擊家庭願意尋求協助。突破機構呼籲大眾應留意和關心家人於此段時期可能出現的賭博行為,對家人參與賭博程度提高警覺,並以關注和正確態度看待賭博。
另一方面,工業福音團契的問題賭徒康復中心本月八日舉行「化危為機:香港病態賭徒的成因及治療成效」研討會暨五週年工作匯報記者會時,亦指出信仰與賭博之間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曾育彪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專業顧問梁玉麒先生表示,現時本港的病態賭徒約有十萬,賭博令病態賭徒認為賭博可以給他們有另外一條出路,往往在賭博中會使賭徒感到獲得人生新的機會,而每一場賭博也是促進這劇本繼續編寫,賭徒並透過賭博想贖回之前所失去的東西 ,鸁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治療病態賭博的方法要讓賭徒察覺本身生存的意義,打破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的負面想法,並需要提供另類的劇本選擇,告訴他們生命是有其他的意義。讓病態賭徒透過重寫及重新建立屬於他們的人生意義。
香港大學心理學莫陳詠恩博士去年六月開始進行一項名為「香港病態賭徒的治療成效」研究,訪問了五十二位於二零零四年四月至八月間接受工福戒賭康復服務的人士。陳博士指出,尋求幫助者逾九成是問題賭徒、近七成賭徒已是病態賭徒,一成半賭徒是嚴重病態賭徒,他們參與宗教聚會後減少了參與賭博活動。研究也發現信仰是他們的減除賭癮的強力療劑:有信仰的支持,可以減少賭博意欲及有效地作出改變;而且較從前照顧及關心家人,從而令家庭關係改善。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關瑞文先生認為,復康中心的功能是透過促進「被神接納」及「被人接納」的體會,成為上帝「恩典臨在」的媒體,使被罪所綑綁的人能重獲自由。
中心總監潘仁智在記者會上表示,問題賭徒復康中心過去五年透過不同的方式幫助病態賭徒,其中熱線服務求助者中,女性佔了六成多。曾到中心求助的個案有八百二十八人,賭徒有二百九十二人,賭徒的家人則有五百三十六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
【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