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主人,你好!
我想請教你有關團契的功能,究竟是甚麼?我參與的團契平常就是請傳道人來講道,與主日崇拜的講道無異。遇上節期,如端午節、中秋節、聖誕節.....等等,就來一頓聚餐或旅遊,與坊間的慶祝方式類同。既然如此,則我為何要參與團契聚會,不斷花時間在「影印」活動 。
讀者志傑上
志傑讀者,
但凡舉辦活動,必須先有清晰目的,才可能進行籌備。參加活動者,同樣是帶目的而來。若主辦者和參加者目的相同,自然一拍即合;否則就各有所失。教會活動 亦不外同一原理;主辦者和參加者目的未能合拍的情況,正是你的苦惱。
其實「團契」並非一系列活動,而是一種親摯的體關係。團契的英文字Fellowship可以玩一個文字遊戲:團友就是搭上同一條船(ship)的同路人(fellow)。所以「團契」實際是一種同舟共濟的體關係。教會的團契,是將願意建立這種關係者凝聚起來的組織單位。教會團契成員的同舟共濟關係,自然圍繞於同走天路為核心。而團友之間的這種親摯關係和動 力,又往往需要藉定期的特定活動來培育並發揚。這就是團契聚會的來歷和目的。
每一個體都有獨特的成員組合,所以每一個體都有其獨特性格;正如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 一樣。同樣,不同教會的不同團契也有各自獨特的性格。有些是學道型的,聚會就以講道或查經為多。有些是生活型的,聚會就以「吃喝玩樂」為多。有些是使命型的,聚會就以承擔事奉為多。有些是互勉型的,聚會就以「交通、見證」為多。也有混合型的,。嘩,總之團契應該是多姿多采的。
每個教會團契也不是永久定型的。其定位和調整,一般由當年職員會議定。你對團契有期望,自然是值得鼓勵的好事。不過,你要明白,團契並非由他人搞些活動 ,而自己就只能湊熱鬧,被動地觀望、甄選、響應。作為團友,你是可以、也應該參與塑造和製訂團契方針的;並且應以跟其他信徒建立親摯關係為主要目的。所謂「團契生活」,正是在人人各自精彩的獨特個性 中、又學習彼此砥礪,培育並發揚同舟共濟的同走天路親摯體關係。
小僕 區伯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專題:心靈治療與教會牧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