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古斯丁看基督徒的禱告(二)


2042 期(2003 年 10 月 12 日)
◎ 神學縱橫 ◎ 鄧淑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禱告~對神的渴望

  奧古斯丁的名句: 「因為我們是造來為你的;我們的心得不到你,就搖搖不安。」(《懺悔錄》卷一第1章);他在《懺悔錄》中處處表達受造之物對創造主的渴慕與祈求,他說:「主,我怎樣尋找你呢?我的神,我尋找你,就是尋找幸福。」(卷十第廿章)。奧古斯丁早年在迦太基受教育,漸漸遠離神,並且享受情慾之罪,後來與一女子同居,其後他與另一女子訂婚,因兩年後才能成婚,其間他又與另一女子一起;早期他對哲學感興趣,輕看聖經;更轉為摩尼教(Manicheism)的信徒;約在三八三年,奧氏約三十二歲時,當他在羅馬和米蘭教授修辭學時,受到安波羅修(Ambrose of Milan)的講道及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Hans King在他的著作Great Christian Thinkers表示他在米蘭的一個花園裡因讀羅馬書十三章十四節而生命受感動得改變,願意與罪惡一刀兩斷,全心跟隨基督。三八六年信主,翌年受洗加入教會;他的人生目標是追求真理,常常獨處靜修。從他的信主旅程,可見他是一位真理的追尋者,亦因此當他認識真神後,他很寶貴與神的關係。

  聖經說:「天國就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了就變賣一切買了這顆珠子(太十三44~46);奧氏就是其中的一人,在他的禱告中,深深感受他找到真理之源,他的禱告並非祈求,乃是尋求愛慕這位永生神,就如大衛及及眾多詩人的體會

  禱告~以主為中心

  Peter Brown於他的書中Augustine of Hippo評述《懺悔錄》是奧古斯丁用禱告的方式,透過理性與感性,對神的屬性的探索。耶穌基督是他禱告的中心; 禱告是再思我們對神的了解與認識有多深。奧氏分享「可是在這心裡,常屹立不搖地存儲著,對於我們的主,我們的救世主,耶穌基督的信仰。」(卷七第五章);Benedict J. Groeschelk在Augustine: Major Writings中,提到《懺悔錄》、三位一體論、上帝之城的信息都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Alister E. McGrath在Historical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提出奧氏對基督教神學有三大範疇的貢獻:第一是與多納徒派(Donatists)的爭論所引起對教會觀及聖禮觀的討論,第二是與伯拉糾派(Pelagians)的爭論所討論的關於恩典的問題;第三是三一神論的討論。由此而見,奧氏是一位對神有深度認識的神學家,《懺悔錄》正表達他對神的認識有別於當時的異端及異教,例如當時的伯拉糾主義認為人稱義在於人的功德,但是奧氏卻肯定地表達,是神饒恕我們的罪惡並且接納我們(卷十三,第1章),人稱義是因著神的救恩(弗二10)。禱告是提升我們的心靈到神的寶座前,聖經中許多人物也因為在禱告中重新提升自己的心靈,由悲傷沮喪而重新認定神,就如哈巴谷先知對神的發問,最後因為認識神在宇宙及人類歷史的作為,高唱信心之歌(哈3);使徒約翰在主日時得著啟示,雖然地上有種種的艱難,就如饑荒(啟六5~6)、大地變動(啟六12)等(啟1~6章),但是信主的人必始終得著永遠的福氣(啟七、十四、十七、廿一章)近年香港面對不少衝擊,若果我們禱告時以主為中心,以祂為我們禱告的對象,我們就不至於只看見地上密雲滿佈,而見不到雲上的太陽。

  禱告~時間的旅程

  奧氏在禱告中反省時間的意義,他從永恆的觀念進而想到時間的意義,其中一方面他對時間的認識是肯定神是創造時間者,正如他說:「神在時間之前,你控制將來的時間,因為它們將來;它們來了之後,就成過去;可是,你是永恆的,你的歲月是不會過去的。」(13章),所以「沒有一個你不工作的時間,因為時間也是你造的」(14章)。神是一切時間的創造者,故此我們更該在此時此刻敬拜神(31章),並等待榮耀的將來。正如奧氏名著《上帝之城》,點出永恆的真象並非在這個世界內,乃是在永恆的天國裡。

  詩人在詩篇九十篇的禱告中也是深思時間的真意,從而求神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詩九十12);使徒約翰在禱告中表達敬候主臨的意願(啟廿二20)。在平淡的日子,年復一年的度過,掌管時間的神在我們與祂溝通時,提醒我們是時間廊上的旅人,正邁向永恆的國度。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