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父母魷魚


1935 期(2001 年 9 月 23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到中國大陸旅行,我很喜歡在酒店內看電視。因為酒店通常有衛星電視,可以看到全國各地的電視節目,這些不同類型的節目,常給我很多啟發。

  譬如最近遊西藏,我在西藏賓館便看到一個很吸引的電視節目。節目其中一環節的題目是「炒父母魷魚」。

  大連市一名十四歲少年向當局申請脫離父母,因為覺得這個家庭不適合自己成長。記者報道,這名少年出生以來一直跟祖父母居住,直到入小學前三天才回到父母身邊,由於溝通不足,父母又對他動輒打罵,所以變得孤僻內向。

  負責部門再三調停,孩子至終回到父母身邊,算是大團圓結局。節目最有意思的環節是專家意見,一位專家這樣忠告家長:父母對孩子除了培養血緣的親子關係外,更要建立師生關係。

  因為師生關係是一種指導者和受教育者的關係,相對地把距離拉遠,於是父母子女之間便不會因過度關愛而產生緊張,專家還說,中國人常說易子而教便是這道理。

  這段報道很有意思。首先是意念新,通常只有父母放棄兒女,現在可好了,孩子也有選擇權。真是的,誰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年頭,不知有多少不稱職,不配稱父母的人在濫竽充數,他們糊裏糊塗地生了一個又一個,可從來不曾費心養育,任由兒女自生自滅如野草般長大,幸運的就成了人,不幸的就成了蟲,成了社會的寄生蟲甚或害蟲。

  其次值得深思的就是嶄新的父母子女關係。真的,如果家長視兒女為學生,他就會客觀一點,不強迫孩子完成自己未竟之志;他就會盡責一點,不斷進修去好好扮演指導者這角色。這樣,父母子女的關係就有較多互動空間,共同成長,彼此接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