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機會接觸了「同心會」,這是一個非牟利志願組織,對象是服務些被情慾所困,或想戒除某些癖好的人士。無錯,這是一個很新的組織,相信認識的人不會太多,但如果知道這組織所提供的服務是如此嶄新,無不讚歎他們的醒覺、夠膽嘗試的毅力和勇氣。
認識、醒覺、投入,完全是三個不同的層面,而且三者亦沒有等同的關係。醒覺社會上的需要,並不容易,最難能可貴,還是醒覺之餘,仍願意毫不計較的去投入服務有需要的社群。
在今天經濟掛帥,凡事講求成本效益的社會,服事人不是件容易的事,願意服事人,不等同別人願意被服事,這實在很矛盾,但很多時又確實如此。原因,或許服事人的一方自視過高,以為服事人是優越些,忘記了沒有被服事的人,服事人的一方,又豈能有機會服事?萬事不是互相效力,彼此配搭嗎?服事人不是先造就自己嗎?至於不願意被服事,是害怕暴露自己、害怕讓人認識不被認同的一面、害怕聽一些不喜歡聽的說話、害怕......
其實,基督徒生存在世,不是要愛神愛人嗎?不懂得愛人,又怎曉得愛神?神揀選我們,不是透過我們祝福人嗎?我們不願意服事人,我們不願意被服事,又豈能被造就?又怎樣成為神施恩的器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