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3088 期(2023 年 10 月 29 日)
◎ 生活迴響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從甚麼時候開始有散步習慣?散步肯定不會是年輕人的習慣,因為年輕人相對多姿多采的生活與散步的寫意格格不入。雖是如此,但年輕時的我(27歲)在蘇格蘭留學時會間中散步,因為那邊生活相對地簡單,沒有夜繽紛,便有時間散步。話又說回來,從聖安德魯斯(St Andrews)搬到格拉斯歌(Glasgow)後,我就沒有散步,因為治安和環境也是散步條件之一。若散步多數不屬於年輕人,散步就相對地屬於退休人士,因為他們的時間相對地從容。下一個問題是:散步是一項甚麼活動?

  坦白說,散步不算是運動,因為帶氧成份很少。當然,有四、五千步的散步或多或少都是運動,有助消化、骨骼舒展和睡眠。於我,散步有以下特色。

  散步,不是晨運。所以,運動不是重點。此外,散步是飯後和晚上進行,所以,散步可以算是總結一日的活動,這是為何散步有助睡眠。第一,我較少一個人散步。散步是與內子的共同活動。若她不去,我不會獨自去。她去,我不會讓她獨自去。散步為我們製造一個不受家庭和工作事務佔據的空間,不但因為時間在散步突然變得不重要,更因為散步要求我們放低日常生活,才可以發生。在這空間,我倆甚麼都談,沒有特定主題,即興談話。這些談話內容甚少會在平日發生。我不知道這是否促進關係,但肯定的,這是一個淨化生命的空間。

  因散步沒有甚麼目的要完成,散步使人活在當下。昔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生活,散步讓我認識周遭的一樹一木,一鳥一蟲,不同小徑都會為我帶來可能的新驚喜。縱使新鮮感總會過去,但換來的,不是納悶,而是建立一份與環境一起的陪伴感。每次散步都是向環境打聲招呼,彼此探望。自搬出大學,散步讓我認識周邊環境。附近有兩個休憩花園、有兒童遊樂場;花草有很好照顧,設備保養得很好,街道很清潔,有很多給狗隻的糞便垃圾桶。孩子會到這遊樂場玩嗎?居民會到這休憩花園休息嗎?如何制訂休憩空間與居民人數比例?生活在這「高尚」住宅區的人會讓其孩子到公園玩嗎?富裕者會選擇在公園坐或晨運嗎?我需要更多觀察。

  因我的散步時間多是晚上10時後。可能因此較少遇上其他散步者或帶狗散步的外傭。或許,選擇晨運者較易結識朋友,叫聲早晨,寒暄幾句,已是一種關心,感覺存在。

  天氣轉涼,沒有理由推卻散步了。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第29屆培靈𡚒興大會禱文】

【讀者投稿】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連載小說《捨得》】

【閱讀與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