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底線綜合症


3021 期(2022 年 7 月 17 日)
◎ 解讀綜合症 ◎ 麥基恩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底線移動」(baseline shifting) 最早出於蘇格蘭建築師Ian McHarg (1969)《與大自然設計》一個宣言中,去比較古代人與現代人居住時的生活景觀。後來這觀念被漁業科學家Daniel Pauly (1995)用來確認魚類品種的數量,特別是被人類濫捕的前後狀況。由於沒有早前的數據,很多研究人員就只能用目前數目來作基數,但明顯很難推論情況是好轉或變差了。

  這種沒有或不相信過去時間上的資料或經驗,導致新一代的人(特別是研究全球環境的人員),以為目前的情況就是原本(基本)狀態,因而忽略了很多重要因素及數據,被稱為「移動底線綜合症」(Shifting baseline syndrome)。其實這狀況相當普遍,特別是當新一代的主管或領袖出現時。假若沒有過往對組織的認識及其發展過程,或不相信上一任的意見或辦事方式,便往往只能倚靠目前情況來作底線,重新計畫求發展。但這樣會誤導自己或他人,以為新的措施有效,但其實與以前的成績沒有分別。例如參加活動的人數增加了10%沾沾自喜,但原來歷史上短時間增加20-30%也曾多次出現過。

  由於這綜合症源於環保範圍,帶來的後果對大自然往往是負面的。例如不斷忍受衰退的環境情況,改變了人類保護各樣大自然生物的期望,甚至選擇不合宜的方式來量度相關底線,因而在環保上出現保存、復原及管理上的困難。除了明顯的魚類數目大量減少以外,環保專家也認為空氣污染嚴重、動物保護區縮細、季候鳥棲身地消失等等問題,也是與這「移動底線綜合症」有關。

  同理,歷史發生過的事情若清楚記載得失,日後有傳承作用。不過,假若以前的數據毫不準確甚至互相矛盾,則沒有重要參考價值,甚至會有誤導的可能。

  舊約聖經記載約西亞王在位時,國家污煙漳氣充滿偶像。後來因修理聖殿而發現失傳了的律法書。當了解書中所說的話後,他便懺悔起來,然後向民眾宣讀這約書。跟着他便廢除偶像及一切惡行,並作出很多改革,成為猶太歷史上最「全心、全性、全力」歸向上主的王(王下二十二至二十三章)。

解讀小貼士

  1. 歷史資料有保存價值,更有承傳功效,不能忽視。
  2. 重要資料的準確記錄及妥善整理,對日後發展非常重要。
  3. 若能兼顧新舊人事,會產生協同效應。
  4. 以新近數據與過去資料認真對比,才可以確定是進步或退步。
  5. 數據要正確運用及分析,不能斷章取義,否則自欺欺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