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謝謝你們的廚師,他煮的炒飯很好吃,跟我們中國人煮的差不多。」
坦桑利亞一個小鎮旅館,打算快快填滿肚子便回房休息,整天坐了很多小時車,累得要死。
「他們有炒飯,」同事說。
「好,炒飯好!」
在非洲,米飯不是常有的,有就要把握機會。
多年在外邊走,特別在非洲貧窮的小村小鎮,物質資源很有限,已經慢慢學會甚麼也可以吃,只要是煮熟的煮熱的就可以,熱的就不會拉肚子。每次感恩領受,吃村民吃的,喝村民喝的,他們便覺被尊重,大家距離便拉近了。
這個炒飯就像在家附近的茶餐廳或小廚吃的一樣!真的難以置信。抑或是自己太肚餓?太疲倦?或太久沒有飯下肚?
「我們的廚師是中國來的!」旅館服務員自豪地說。
「真的?」精神狀態突然有點亢奮,「他有空嗎?可以請他出來聊幾句嗎?」在這非洲小鎮,竟然有位中國廚師在這小旅館的餐廳廚房工作,心中有莫名的興奮及好奇。
真的是同鄉!而且是廣東人。他也非常高興在這小鎮遇到自己人。
「怎麼會來到這裏工作?」
「原本在奈羅比(Nairobi)那邊的餐館做,但後來生意不太好,朋友介紹,這邊找人,想了很久,決定試一試,便走了過來做……」
「屋企人呢?」
「都在中國。」
「那你多久回去一次?」
「希望每年都回去,但多數兩年才回去一次。今年過年希望可以返去……」
「一定很不容易!」
「是,不容易。搵食嘛,無辦法啦。」
回房,找來熱水,拿出茶包,沖了杯普洱茶,(每次出外都帶着普洱茶包),回味着剛才同鄉煮的那碟炒飯,滿滿的鄉情、家的味道。
趙煥明 (文、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全港聯合網上祈禱會】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消息】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短篇小說】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