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與流感


2762 期(2017 年 7 月 30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爆發流感疫潮,由五月至今短短兩個月多,已有二百三十五人死亡,比二零零三年沙士疫情還要嚴重。

  特區政府呼籲住在老人院舍的長者,一旦院舍有人染上流感,其他長者立刻食定「特敏福」(Tamiflu);又勸喻家長減少帶小孩子到公共地方。因公立醫院多已失陷,急症室其門如市,病房入住率早已超過百分之一百,政府需緊急向私院借床位。香港實際上已成為「疫埠」,只是政府掩耳盜鈴,不肯宣布而已。

  「特敏福」以前是對抗禽流感的專藥,副作用甚大,今日特區政府竟叫未染流感的長者服食,可見政府無計可施,章法大亂。幾年前政府購入百萬計的流感疫苗,今日這些疫苗亦早已失效,注射過的人照患流感。

  據云今次肆虐香港的流感疫潮,九成屬已變種的H3, 其餘是H1和乙型流感。H3具抗藥性,致命率高,一旦染上,容易產生併發症(如腦炎),尤其對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及幼童,危險性極大。

  流感大爆發,不僅是醫學問題,也是社會和環境生態的問題。流感高危的地點是人口稠密的社區,首推公立醫院和老人院舍,其次是「劏房」和納米細單位。香港人口愈來愈多,但住的面積愈來愈小,加上近年多了屏風樓和高聳入雲的巨厦,社區空氣極不流通,市民多匿躲在空調的小窩室,觸發疫情的機率甚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樓宇,即使是廉價的公屋,也多注重環境的舒暢和空氣流通。曾任港英年代房屋司的廖本懷先生,任內建了華富邨,他曾這樣說:「我不想建造一個石屎森林,而是一個讓人生活得快樂和方便的社區⋯⋯在每一個角落都能看見樹。」事實上那個時代建的屋邨,如華富邨、北角邨、蘇屋邨以及彩虹邨,屋子雖小,但户外都有空間和樹木,所以那些日子的人身體較健康,沒太多變種的流感。

  流感肆虐,是香港社區生活急劇劣質化的後果。可憐香港幾百萬人,住在蔽無天日,日夜開着空調的蝸居,出到街上也是廢氣處處,只得鑽入空調的商場,無怪體質愈來愈差,一旦染病就流感上腦,一命嗚呼,這又是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要化解又談何容易?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