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對信仰的挑戰」講座
 善用網媒發放者身分


2725 期(2016 年 11 月 13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網絡媒體的盛行,令人人得到發言權利,信徒如何避免言論同質化的危機,同時善用網媒分享信仰信息?信義宗神學院已於十一月五日舉行「咒詛?祝福?網絡媒體對信仰的挑戰」講座,由突破機構事工發展總監梁柏堅先生及該院副教務長何善斌博士主講。

  梁柏堅先生指,數碼世代的資訊經常被複製和記錄,今日所做的事輕易留下足跡,但新一代的想法不再一樣,他們傾向使用如Snapchat等軟件,避免對話被留底,將人與人的關係轉變成為「一刻」的關係。此外,資訊畫面和數量上的衝擊,所帶來的激烈感受可能已過於人所能承受,速度之快令人缺乏反思真假的空間。他直言今天「有圖未必有真相」,內容農場(Content Farm)在社交媒體發放大量疑幻似真的資訊,就如「呃綜援」的假新聞,利用人的憤怒情緒,製造高瀏覽率而獲利,甚至借用Whatsapp彼此信任的渠道作傳播。

  「今日常說『低頭族』,其實與五、六十年代西裝友帶着報紙上船看很相似,他們都想逃離於當下的處境,想離開當刻的辛苦。」他認為低頭族透過電話進入到異度空間,為的是逃離現實。然而,不少人關注網絡沈溺問題,卻不理解背後成因,他引述作家Johnann Hari對沈溺行為進行的老鼠實驗,發現當籠裏有充足玩具和玩伴時,老鼠對毒品絲毫沒有興趣;越戰時美軍有兩成人吸毒,但返家後有九成半人也沒有上癮。梁柏堅指年輕人要拿起電話進入另一世界,很多時並非出於沈溺,而是出於眼前的人,梁柏堅說:「網絡沈溺真正的問題是關係,若然他的關係世界足夠豐富,網絡就不會佔據他的人生。」

  梁柏堅指網絡和流動世界影響最深的是「界線」,包括人與人間界線變模糊,工作與休息的界線亦隨着通訊軟件而改變。但同時帶來了主權的改變,他鼓勵信徒思考如何將福音信息轉化成為自己的話語信息,「我們在社交媒體不只是接收者,更是發放者。」他分享自己偶爾會將崇拜經文和領受「加工」,放在社交媒體分享信仰信息,他相信普及神學教育有助信徒訓練信仰底子向世界說話,將聖經中的啟發活用在生活中。

  言論同質化危機 避免自義的態度

  何善斌博士引述《製造共識》一書指,大眾媒體難有客觀資訊,而他認為今日即使有公民記者的出現,一方面難打破傳統媒體壟斷,另一方面網絡發布的信息背後很多時已有立場,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言論同質化的危機,甚至令人自義。他以佔領運動為例,起初不同路向的人彼此接納,但到後來發展成撕裂,全因將個人領受變成絕對。他以雅各書「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提醒信徒,要定期去除累積的惡毒,放下偏見,進行多角度思考,「因為我們不是無所不知,反可能是周處除三害的周處,我們自身就是社會問題之一。」

  他續提到智能家居愈發普及,人們輕易透過手機操控家中電器,容易領人進到無所不在的假象中,他提醒信徒只是上帝眼中的管家,小心被操控的慾望所影響。他又指,信徒使用網絡媒體時,不要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彼得前書三章九至十二節亦提醒人不能以惡報惡,信徒感受自己在網絡能力的同時,不要忘記和平的重要。

  梁柏堅亦回應說,網絡上常出現圍爐取暖的狀態,以為自己所講就是絕對,更因網絡的阻隔令人忘記對方有血有肉的本質,因此他鼓勵信徒要回到真實場境中,透過閱讀、面對面交談,認識有血有肉的人。他續言,信徒可以在網絡行使公共身分發放言論,「公共身分的意思就是我們活在有其他人的世界,基督徒是世界的一分子,個人是一分子,教會是一分子。當教會所講的說話是面向世界,就會看見真正離開教會四面牆的意思,不是走到公園跳讚美操、大聲祈禱就是向世界做見證,而是我們因信仰而產生了不同的信仰生活演繹。」他鼓勵信徒善用網媒發放者的身分,易地而處,在發放信息前思考世界裏的其他人,再分享信仰生活的見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