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在今日,是否依然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否依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是如何與人類持續不斷地對話的?保羅•昆次的《歷史中的十誡》,就回答了諸如此類的問題。他相信,「十誡」不僅涵蓋了深刻的信仰經驗,同時,對於社會治理,也提供了最為合理的範式。帶着這樣的想法,作者回到歷史之中,從斐洛、阿奎那、馬丁路德、孟德斯鳩及尼采等二十位思想家的身上,尋找他們與「十誡」對話的蹤迹。
每個時代的人,都帶着自身的思考與困惑進入「十誡」之中,從中發現了對各自時代的適切性。讀加爾文的解釋,「人們可以發現上帝『皺眉面容』的背後有一張『笑臉』……加爾文使用冷靜的邏輯,通過聖經發覺造物主的恩典,也發現了他溫柔的心」。如果說,加爾文從「十誡」中發現了恩典與溫柔,那麽,康德則從中發現了「全然的完美」:「所以那律法中的律法就如福音書中的道德規範一樣,在它全然的完美中體現了道德的意向。這種全然的完美作為一種聖潔的典範,雖然是所有的受造物都無法達到的境界,但卻是我們應當努力追求的典範,我們也應當繼續永不停歇地讓自己具有這種的樣式。」
作者認為,「十誡」堪稱平衡的典範,包括個人和社會的平衡、過去和未來的平衡、世俗與理想的平衡。而今日許多問題的癥結在於失衡,單單關注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另外的方面,而「十誡」以及歷史上對「十誡」的諸多解釋,恰恰如同一面鏡子,讓讀者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失衡的所在。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